欢迎访问中国民主促进会湖北省委员会网站!
 
加入收藏 登录
当前位置:首页 > 洪宇视点

强国访谈:促进教育公平 推动教育改革

发布时间:2014-03-18  

 

  主持人

  落实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元年,需要从哪些方面着手? 【09:00】

  周洪宇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里面讲到全面深化改革,教育方面要深化教育领域里面的综合改革,作为一种改革,这种改革是一种综合性的,所谓的综合性,就是和过去的局部的改革,某一个方面的改革,单兵独将的改革不一样,必须是整个教育的体制机制,包括教育的教学方面的改革,所以不局限在某一个方面,是整体的改革,涉及到教育领域的方方面面。这些方方面面里最突出的是这样几个改革:

  第一,是教育教学内容的改革,怎么使我们的教育教学内容适应今年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变化的需要,适应我们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需要。教育教学的资源,教育教学的改革,这是教学内部的改革,过去的改革往往局限在外部,教育教学的外面谈,这个改革是我们过去忽略的,这个改革在这次的全面深化改革里面,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里面不可缺少,应该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

  第二,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过去一直认为是教育领域改革里面一个牛鼻子,牵住这个牛鼻子,抓住这个牛鼻子就可以把其他的改革带动起来,这当然是对的,这次的改革也会进一步的加强和完善。

  第三是办学体制的改革,核心是大力发展民办教育,让民办教育得到健康的发展,消除对民办教育的歧视,使民办教育最后能够和公办教育形成比翼齐飞的格局,这是办学体制的改革,不要让公办学校形成一公独大,形成垄断性的资源,要改变这个格局。这是办学体制的改革。

  第四,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分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上对下,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处理,简单的说是中央的教育行政部门要把权力下放,要做到简政放权,下放很多不应该有的审批权,要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要扩大地方教育统筹权,地方的教育统筹权就是省级教育的统筹权;有一些工作不必非得要中央的教育部门做,完全可以放在省级层面来统筹协调整个省域里面的教育,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这是上对下。还有要由教育部门把权力下放到学校主体,这个改革是让学校成为教育的拥有自己的自主权办学的主体。在教育法里面都明确的规定了,学校是有办学自主权的,高等教育法里面规定了七项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可以根据学习招生,考试,决定课程,哪些课程设置,不一定教育部规定了,说这样可以设,那样不可以,是完全可以由学校决定的,是根据培养人才不同的方面决定的,包括学校聘用教师,对外交流,教师的学术研究。过去在高等教育法里面规定了,但是没有很好的实施,这里面有上面的管理体制不顺畅,所以影响了下面。这是从上对下,中央对地方,上级对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关系。还有一个放权是把教育口的权力,过去政府不需要做的事情放权给社会,鼓励社会组织来承担这些工作,比如对学校的评估,对学校怎么评估,有一些工作过去教育部抓在自己手上评,每年组织这个评估,那个评估,搞得下面不胜其烦,怨声载道,这种专业性的评估,行业性的评估,完全可以委托给社会组织,就是第三方来组织评价,当然第三方是专业性的组织。所以放权,还有一个横向的,由政府到社会组织,简单的说就是三个方面。

  第五,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建立学校制度,准确的说是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现代大学制度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是与管理体制的改革,转型有密切关系的,刚才讲了要放权,放权之后,放下来之后,作为学校主体,本身的状况如何,决定了放权之后能否发展好很重要的方面。要想放权放下去的话,学校有了自主权,学校要向现代学校制度转型。现在的学校不规范,我们很早从民国时期进入了现代学校制度,但是这么多年来我们的学校制度还存在着很多问题,高等学校现在建立学校制度首先要让学校完善,我们讲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是一条,这个当然不能变,是中国国情,也是中国特色。还要充分发挥教师在学校里面的办学积极性,建立学术委员会,是以教师为主体的,学校的学术事务主要应该由专家和教授定,哪个学科怎么发展,哪个学科如何拨款,教师的职称怎么评审,是应该由教授委员会做,就是学术委员会来做。校长书记应该退出学术委员会,现在有一些学校就在这样做,效果已经不错了,今后校长书记就不要过多的管这些事情,这就是一种现代大学制度,现代的学校制度。还有要建立理事会,有一些工科学校,或者是行业学校,可以建立理事会,甚至是董事会,比如某个行业,汽车大学,工业大学,和社会经济的联系非常的密切,有政府的支持还要企业的支持,和企业的联系加强了才能更好地了解企业的需要,了解市场的变化,所以要有社会方面懂行的人到学校的办学当中,这有助于学校的发展,也可以帮助学校筹措资金,有的要成立董事会。这些东西都属于大学现代学校制度的内容,当然还包括完善学生的自治会,学生会,学生的自治,学术自由,学校自治,学生自治,都是现代学校制度,特别是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核心。

  这五个方面构成了现代教育综合改革的五大块,其中第一块是教育教学内容的改革,过去对这块不太注意,其实是应该改革的教育系统内部很重要的方面,这次改革要加强这个方面。 【09:08】

  主持人

  教育公平备受民众关注,现在上大学的农村学生数量在逐年下降,有人认为农村学生的向上通道被堵,尽管努力读书,改变命运的机会却越来越少,您怎么看这个问题?如何保障农村学生公平接受高等教育? 【09:09】

  周洪宇

  农村学生在高等学校里的比例下降,这是一个客观的事实,特别是前几年这种现象相当的严重,各方面比较关心,温家宝总理专门谈到这个问题,要求采取措施,从06年开始,教育部陆续推出这方面的一些工程,着力于解决这个问题,比如从2006年开始,启动了中西部地区协作计划,中西部地区招生计划倾斜的协作计划把国家每年新增的招生计划重点投向中西部,投向农村,指定这些学生应该或者是主要来自农村的学生,这是一个协作计划,最近几年,又启动了招生定向工程,比协作计划还更具体跟协作计划是配合,前面的计划还在实施,定向计划是在协作计划起动之后开始实施的,这个计划的实施使农村学生下降的势头得到了遏制。一些高校采取了不同的计划,清华大学实施了自强计划,专门针对来自农村贫困家庭的、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每年安排一定的比例,这是在国家实施协作计划,定向计划之外,一些高校实施的政策。人民大学有一个计划,这些计划不管是教育部组织的,还是学校自己组织的,在一定程度上已经逐步扭转了下降的趋势,现在农村孩子的升学比例已经在回升,但是这个工作还需要继续做。 【09:10】

  主持人

  当前城乡和地区的教育资源严重不均衡,农村地区,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的教师工作任务很重,生活条件比较艰苦,获得培训的机会比较少,难以吸引和留住比较优秀的教师,如何加强农村和贫困地区的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基础教育师资良性流动? 【09:10】

  周洪宇

  农村教师,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农村教师,发展空间比较有限,包括培训机会很少,这是一个客观的事实,最近几年在往这方面努力。我在2005年提出启动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三大工程,这三大工程是针对农村教师师资队伍的能力提升的具体建议。农村和城市的教师每年有20万,五年一共100万,进行交流,20万城市教师,20万农村教师,进行对口的交流。每年国家安排20万的特岗计划,到农村去,招聘愿意到农村去支教的大学生,不管是师范教育,不是师范教育的,有热情、有能力的都可以尝试。国家拿出一定的经费来承担这个工作,五年也是100万。第三是每年安排20万的农村地区,包括偏远地区的教师到城里进行培训,开拓他们的眼界,一年20万,五年100万,交流100万,培训100万,安排下去100万,2005年体一来之后,2006年国家启动了教师特岗计划,人数没有我说的那么多,但是已经算是不错了,陆陆续续现在虽然没有100万,也是不少了,具体数字我不清楚,教育部实行特岗计划,一些省再教育部的计划之外也启动了类似的计划,甚至有一些省在教育部之前就启动了教育资助行动计划,比如2004年湖北是我提出这个建议,我当时是建议全国要学习借鉴湖北的经验。湖北自助的名额没有那么多,金额的额度也没有湖北那么大,当时湖北是8000块钱一年,正常的收入以外,每个应聘到农村支教的额外补8000,国家的特岗是10000块钱,湖北在国家的特岗计划之外还在做。这样各省都在做,教师的培训现在机会也有改善我在武汉市的时候、湖北省教育厅的时候,全省做了这方面的工作,农村教师培训的机会不多,提升的机会不多,交流的机会不多,这种情况有所改善。这个工作需要继续做,毕竟要给农村教师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更长远的说,要让他们安心在农村,就要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包括住房,社保,最大程度地减少他们的顾虑。湖北为了解决到农村支教的教师,给他们建周转房,王老师来了,住一两年,然后走了,李老师又来了,总之有住的地方了。为了让老师留下来就建安居房,给每个支教教师,最后定下来了,留下来了,用很便宜的价格,给你一套有产权的住房,这样也吸引了一批教师。湖北在2004年首先开始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之后,在全国率先启动了农村教师的周转房工程和安居房工程。后面的两项在全国得到了推广,湖北书记和省长在全国大会上发言,交流经验,现在全国都在借鉴,这样老师就安心了。 【09:15】

  主持人

  现在全国已经有22个省市区出台了关于教师流动的相关政策,并且开展了改革试点,您怎样评价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实行的效果?这种形式对于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有哪些好处? 【09:15】

  周洪宇

  目前教师的流动,刚才讲了,我在2005年提的时候,100万的教师对口流动。2008年我把这种流动作为机制化的建议,不管是谁,在一个学校工作满了6年以上原则上就需要交流,这个教师不是属于这个学校的,学校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教师应该把管理权限由学校层面提升到区县的层面,这样才能实现区县为主的教育均衡化。我们讲教育的均衡化是什么意思呢?不是讲湖北的教育和北京的教育要完全一样,达不到北京的水平就不是教育均衡化了,不是讲贵州的教育要和上海一样,达不到一样的水平就不是教育均衡化,而是讲在省域里面,甚至是省域里面可能都大了,是在一个区县里面,因为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主要评价还是在区县里面,达到一个相对的均衡。现在要做到区县领域的教育均衡化,必须把教师的管理权提升到区县的教育局,而不是在学校里面,最近几年不少地方在这样做,我刚才讲了,6年以上要流动,流动多长时间呢?有的地方规定的时间是1年,但是这样存在一个问题,老师和学生刚刚适应了,结果就得离开,影响教育质量。我想从国际经验来看,日本义务教育均衡化是做得最好的,2008年我带团到日本福岛,考察一些高中和高校,了解他们的教育,发现他们是满了6年,理论上必须交流,至于是否交流要根据需要,可能你到了6年还没有走,其他人去了,他的时间就比较长了,因为这个地方6年,到其他地方也是6年,就避免了时间过短。有一些老师本来分到一个好学校,现在可能想要去一般的学校,或者到比较差的学校,心里就不舒服了,这个时候比较好的学校到一般的学校,条件差的学校要有政策的补偿、要鼓励、收入要高、提拔的机会要多,晋级的机会要多。要想真正的使教师流动做得好,还要在政策和机制上进一步完善,时间要长一些,要让老师们安心,就要有各种政策上的倾斜,还要做到一视同仁,不能张三去、李四不去、王五去,必须是每个人这样。教师如此,校长如此。改变名校校长、名校老师永远在名校的局面,这样才能使教育资源从根本上得到均衡。 【09:20】

  主持人

  这是改变择校的方法。 【09:20】

  周洪宇

  择校主要是择师,师资的问题、校长的问题解决了,校长很有能力,可以把学校带动起来。择师、择校长的问题解决了,择校的问题会得到缓解。择校无法完全消失,国外择校也是很正常的现象,只是不像中国这样大面积的择校、那么多人择校,主要是公立和私立里面选择。我们是公立学校和公立学校之间进行选择,我们的很多优秀教育资源是集中在公立学校里面的部分学校,有历史的原因,有政策导向的原因。我们和美国不同,美国的择校是在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之间选择,认为学校办得不好就选择离开,是这种方式的。 【09:23】

  主持人

  谈到超级中学对教育资源的垄断问题,远离省会的农村孩子,考入超级中学的可能性很小,如果解决教育资源的垄断问题,保障农村孩子均等受教育的权益? 【09:23】

  主持人

  采取联合办学的方式,是很好的办法。 【09:27】

  周洪宇

  超级中学的存在是中国教育的一个怪胎,在一般的发达国家都没有出现这种所谓的超级中学,这里所谓的超是规模超大,人数超多,教育资源超丰厚,超优,规模大,资源好,吸引人的力量就大。这对其他学校造成了不公平,把资源集中到一个学校,那么它所在区、县里面的其他学校还办不办,就出现了这种情况:某一个学校好了,其他学校都垮了,这种情况是不正常的。我们的教育发展不能通过少数几个学校,不能通过超级中学来推动社会的发展、来培养人才,这是不行的。不管是义务教育阶段,还是非义务教育的高中阶段都不能采取这种方式。我把超级中学叫做怪胎,是因为从长远看,这种超级中学必须采取各种措施逐步缩小规模,把教育资源尽量的均衡化,把师资和其它资源要通过采取各种措施适当的、逐步的释放出去。长期来看必须这样做,短期内可以采取超级中学和某一些薄弱学校实行联合办学的方式,实行办学联盟、办学共同体,把优势的教育资源逐步、适当的转移一部分到薄弱学校去,带动薄弱学校的发展,使薄弱学校也有发展的机会。这种对口的交流、对口的支援不是单向的,是双向的,薄弱学校的老师要到超级中学任教,超级中学的老师到薄弱学校任教,创造更多锻炼、培养的机会,这样超级中学才会逐步的消除。 【09:27】

  周洪宇

  是的。 【09:27】

  主持人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积极稳妥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高校办学自主权。各地目前都在酝酿高考改革的规定,您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 【09:28】

  周洪宇

  第一是建立高中生的学业考试,相当于过去的会考,高中有毕业考试,这个考试都要通过,通过了之后再参加高考把这两个成绩结合起来,这是保证能够达到基本的要求,但是和高考是不挂钩的,不是说不参加这个考试就不能参加高考,只是看这个人在高中学习期间掌握的水平如何。高考是怎么考呢,所有的人要参加高考,参加高考的同时,看学生平时在高中三年内学习,学生的表现情况,是把学生平时学习的综合成绩和高考,考试的分数结合起来,改变完全以高考考试的分数来“一考定终身”。高考是带有一定的偶然性的成绩,一次性和平时的三年期间的综合表现结合起来参考。分数的比例是各大学根据这个来自主确定,比如北大可能规定,高考考试成绩占70%,平时表现占30%。高校再看自己要培养的创新人才,比如文学方面的,平时综合表现里面文学的才能如何,如果达不到我的标准,可能高考成绩不错,但是考生的综合表现里面文学没有这样的才能,可能就不会录取。所以这是这个方面,应该进行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

  第二,减少高考的考试科目,取消文理分科。过去是文理要分科,分科之后考文科的不学理科了,现在不分了,今后也要取消文理分科。

  第三是某些科目,特别是英语,每年可以多考,改变了高考考英语,考好考坏一次性决定,那样不行。现在像国外考SAT,一年可以考几次托福、雅思,一年考四次六次,把最好的一次算成绩。英语的科目考试目前准备这样做,教育部是目前按照这个方案在推,各省市做的时间不一样,有的是2014年,有的2015年、2016年。如果能够尽早的实施,可能改革这种考试招生制度,对学生学业压力的减轻有帮助的,对更好地培养和发现创新型的人才也是有帮助的。 【09:33】

  主持人

  如果平时的成绩占一部分的分值,会不会出现作假的问题? 【09:34】

  周洪宇

  中国目前还不完全是一个诚信社会,这种情况也很难避免,这就需要在学生成绩的管理当中更加的严格,同时还有各种监测的体系、监管的体系。 【09:35】

  主持人

  最近人大自主招生过程中的腐败引起了广泛关注,您怎样看待这一问题?如何避免自主招生过程中的腐败现象的发生? 【09:36】

  周洪宇

  自主招生是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一个方向,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做法,基本是朝着逐步的扩大自主招生的比例,朝着这个方向发展的。我国实施自主招生已经有几年了,最早是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国家给的比例是每年招生计划的5%,扩大到10%,最后是15%。这个政策后来在北京等地也在实施,还有湖北等。这个政策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由于没有预计到有关问题,在实施的当中出现了一些以权谋私、以钱谋私的现象,引起了社会的批评。但我认为,个别学校出现的个别现象,不要影响整个政策的发展,不能说自主招生政策本身是错误的,这只是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因此,问题出在哪个方面,就应该用什么样的对策,要加强对自主招生的监管,而且要定期监管,对涉及到的相关的人和事定期监管,要公开透明,要加强自主招生政策的透明度,包括学生录取的透明度。 【09:38】

  主持人

  监管方面进行约束。 【09:39】

  周洪宇

  是的,录取的时候要上网公示,信息要全面,要报出全名,可以考虑在将信息公布得更完整一些,比如父母单位,一看就知道是什么情况。也可以全名不写出来,就写张某、哪个单位,一看就知道了。 【0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