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民主促进会湖北省委员会网站!
 
加入收藏 登录
当前位置:首页 > 议案提案

关于以信息化促进偏远地区薄弱学校教育均衡发展的建议

发布时间:2015-03-05  

 

周洪宇2015年人大议案建议

  关于以信息化促进偏远地区薄弱学校教育均衡发展的建议

案由: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在教育领域,信息化对教育的作用愈益突显。可以说,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深化教育改革、丰富教育内容、改善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等方面,信息化发挥着不容替换的关键性作用。尤其是在我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地区发展差异较大的国家,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导致教育发展的地区差异较大,因此教育均衡愈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要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等均指出,要通过信息化来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但是受限于社会经济等客观条件,仅仅依靠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仍难以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由此,信息化在促进学校教育均衡发展上的作用愈益突显。

  西方发达国家在以信息化促进教育发展方面早已做出了有益探索与实践,美国制定了《美国2010国际教育技术计划》,有两个目标,使具有两年或者四年学历的大学毕业生由现在只占41%提高到60%及缩小学业成绩差距。英国于2009年出台了《JISC2010-2012战略》,日本于2010年出台《教育信息化指南》,新加坡于2009年出台《教育信息化三期规划(2009-2014)》。此外,印度也于2010年出台《国家教育信息化战略规划》,韩国于2011年出台《智能教育推进战略》,都借助信息化来促进教育的发展,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案据:

  一、以信息化促进偏远地区薄弱学校教育均衡发展很有必要,而且刻不容缓

  在倡导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教育均衡发展近年来一直是社会各界讨论的热门话题,社会各界都给予高度重视。综观我国教育发展实际,其不均衡现象仍然是比较严重的,在各级各类教育中,其不均衡主要体现在:基础教育方面,基础设施薄弱,资源共建共享水平低,地区发展差异大;职业教育方面,实践教学资源缺乏,产业对接水平较低,校校通尚未实现;高等教育方面,基础设施、资源建设初具规模,但质量有限,应用水平有待提高。尤其是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教育的不均衡以及区域内学校间的不均衡是较为严重的。地区之间,东部地区的办学条件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在校舍面积、图书册数、计算机数量、师资力量等差异较大;城乡之间,我国目前拥有30多万所中小学,这些学校相当一部分都在农村,它们在地理位置、学校条件、师资水平、教育质量等方面与城市学校有很大的差距,在一些地方,政府对城市学校教育的政策倾斜使城市学校教育的发展拥有很多便利,而地处偏远的农村能享受到的政策支持与便利则较少。县域内学校之间,其不均衡现象主要表现在教学点与中心小学或者完小的办学条件上,无论是学校的硬件建设还是教学、师资、课程开设以及政府重视程度等,村小、教学点等远远比不上定点完小或中心小学,边远贫困地区农村学校也无法与县镇学校比肩。

  学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逐步导致教育质量差距的拉大,尤其是村小、教学点的农村教师素质是较差的,如教师老龄化、学历低、培训机会少、待遇低、课程开设单一、学科教师不齐全等,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教育质量的难以提升,使教育的不均衡现象加剧。此外,由于种种原因,教育的不均衡现象也导致了偏远地区学校的生源流失严重,以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中旗为例,据人民政协网的调查,全旗总人口14.56万人,2011年适龄中小学生为14448人,其中在本旗就读的学生为8272人,流失学生6175人,流失率达42.7%。按学段划分,小学适龄学生为6925人,其中在本旗就读的学生为4900人,流失学生2025人,流失率达29.2%;初中适龄学生为3834人,其中在本旗就读的学生为2610人,流失学生1233人,流失率达32.2%;高中适龄学生为3680人,其中在本旗就读的学生为763人,流失学生2917人,流失率达79.3%。优质生源流失在高中阶段尤为突出,中考旗内前100名的学生在当地就读的仅有10余名,而且前30名的学生全部流失。伴随边远地区生源流失,造成了城市学校的现象以及班级规模的越来越大,如江西省某县,截至2011年5月,全县拥有义务教育学校270所,学生54311人,其中13所县城小学有学生17191人,占全县小学生36964人的46.5%,校均1323人,班均63人,而含乡镇中心小学在内的240所农村小学总人数共才19773人,校均不足83人,班均不到35人。目前,虽然各省都在努力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但其力度是不够的,仍需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努力,有的偏远地区甚至连基本的课桌椅都不齐全,在信息化建设上,很多偏远地区的信息化建设仍然很落后。

  《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中将“教育扶贫工作”作为突出问题之一,希望通过教育扶贫而实现“到2015年,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0%以上,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55%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0%以上。到2020年,贫困地区基本普及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水平迸一步提高,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基础教育办学质量有较大提升,职业教育体系更加完善,教育培训就业衔接更加紧密,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继续教育服务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持续提高”的目标。在解决教育扶贫工作中,仅仅依靠传统的人、财、物的投入仍难以解决贫困问题。通过信息化建设来促进偏远地区薄弱学校教育均衡发展,不仅可以促进教育发展,同时亦可以通过信息化建设来为当地人民服务,不仅可以增进其知识,同时也可以送去致富思路与项目,而且信息化建设本身就可以带动当地就业与经济发展,使信息化在服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同时,也致力于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

  以信息化促进偏远地区薄弱学校的均衡是我国教育发展的现实诉求,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现实彰显,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障。

  二、以信息化促进偏远地区薄弱学校教育均衡发展具有可行性

  近年来,作为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信息化已得到较快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也为教育信息化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财力的增强,财政性教育经费也逐步增加,这也为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了良好条件。

  从总体来看,根据《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可知,我国信息化建设已经得到迅速发展,电话用户、网络规模已经位居世界第一,互联网用户和宽带接入用户均位居世界第二,广播电视网络基本覆盖了全国的行政村;同时,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领域信息化步伐明显加快。此外,通过查阅教育信息化推进办公室的工作月报,看到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信息化建设正在蓬勃发展。根据《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4年公布的数据,截至2013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6.18亿,普及率为45.8%,手机网民达5.006亿,占网民81.0%,直接或间接地为我国教育发展提供了众多的受教育对象。由此可以看出,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已得到逐步完善,这也为教育信息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硬件基础。

  从各级各类教育看,目前我国学校中师机比、生机比以及多媒体教室占比也得到了较快了发展,高校中师机比、生机比及多媒体教室占比分别为1.37:1、5.04:1、56%,职业学校中师机比、生机比及多媒体教室占比分别为1.40:1、5.15:1、43.16%,中小学中师机比、生机比及多媒体教室占比分别为1.86:1、11.64:1、44.71%。同时,随着西藏教学点设备安装调试的完成,全国6.36万个教学点全面完成了“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建设任务,实现设备配备、资源配送和教学应用“三到位”,一定程度上为我国薄弱学校教育的信息化建设及其均衡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尤其是到2015年,全国基本实现各级各类学校互联网全覆盖,其中宽带接入比例达50%以上,这也为我国信息化促进偏远地区薄弱学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

  从教育经费来看,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财政性教育经费的增加,为信息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财力支持与资金保障。根据对湖北省教学点的调查研究,每个教学点所需的信息化建设费用大约在10万元左右,截至到2014年底,我国共有6.36万个教学点,所需费用大约为63.6亿元。同时,我国30余万所中小学相当大的部分分布在农村地区,虽然其规模要大于教学点,费用要相应增加几倍,但总体费用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支付范围之内。此外,由于各省市自治区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上所做的前期工作,偏远地区中小学及高校、职业院校等信息化建设已有一定基础,在当前的经费范围内足以支撑其信息化建设的费用需求。

  从以上信息化建设已取得成绩及教育信息化发展成就来看,实行以信息化促进偏远地区薄弱学校教育均衡发展具有可行性与现实性。

建议:

  1.建立健全“协同推进”的领导体制与工作机制

  信息化建设是国家的责任,以信息化促进偏远地区薄弱学校教育均衡发展首先要分清责任,建立良好的领导体制与工作机制,建立中央、省、地(市)、县、学校良性衔接的协同推进机制。由国务院成立跨部委协调机构,负责统筹规划、部署、指导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可设在教育部。由教育部牵头,建立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人民银行等有关部门建立跨部门协同推进机制,加强顶层设计,密切合作;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管理体制、项目管理和经费监管机制,坚持中央引导为主,权力下放,由省政府协调,以县域为主,市县具体实施与管理;建立信息安全防护机制,维护资源库的健康运行环境;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严格的奖惩机制,以网上使用者和专家审核相结合,同时将家长等社会力量引入到监督评价机制;同时,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政策环境,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法制建设;在政策、经费等方面重点向偏远地区学校教育倾斜,给予更多优惠,为信息化促进偏远地区薄弱学校教育均衡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2.加强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设施建设,聚集优质教育资源

  尽快落实“三通两平台”,实施“农村教学点网络联校”工程,构建网络化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和平台,实施“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程”,加强偏远地区薄弱学校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偏远地区的学校奠定良好的硬件基础。同时,做好顶层设计,开发优质教育资源,建立教育资源库等资源,广泛吸收社会优秀教育资源和服务,各地区各学校也要根据自身教育需求,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教育资源,促进本地区本学校的教育发展。此外,还要构建一定的教育培训机制,提高偏远地区教师、学生的信息化技能,丰富其信息化理论,高效使用信息化资源,力求做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3.建立“多方参与”的教育信息化建设运行机制

  改变过去政府为主的资源建设模式,积极探索“政府引导、市场驱动、教育需求、多方参与”的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引入一定的市场机制,逐步形成“企业竞争提供、政府评估准入、学校自主选择与建设”的资源建设与共享模式;此外,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及家长、社会力量的参与,引入移动、联通、电信等企业,发挥企业的建设作用,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学校、师生、家长等多元参与的机制。

  4.设立试验区,试点先行,促进偏远地区薄弱学校的均衡发展

  以信息化促进偏远地区薄弱学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一个系统复杂工程,鉴于此,可先设立试验区,选取偏远地区典型的薄弱学校,建立信息化教育优先发展区,试点先行,以试验区为重点,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强联校对接,开展同步教学试验,可先重点扶持中西部偏远地区以及国家级贫困县等地区教育信息化建设;此外,在经费上,建议建立偏远地区薄弱学校教育信息化专项基金,各级政府可根据实际发展情况酌情予以经费扶持,同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充分发挥市场、企业对试验区的支持与建设,同时探索绩效扶持机制,根据学校发展实效而给予支持与奖励。

建议人:周洪宇,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化协同创新中心教授,湖北省教师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

代表助理:申国昌,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化协同创新中心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