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民主促进会湖北省委员会网站!

民进网

湖北民进网

首页 > 会员风采

师恩如山·给老师的一封信——致敬为祖国医学教育而奋斗的广大教师

发布时间:2021-09-10浏览量:2866
【字体大小: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汉肆虐并全国暴发,随后又在韩国、意大利、伊朗、美国等全球暴发,进入2021年直到目前,全球疫情仍然严重,给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巨大威胁。这场疫情,暴发于“九省通衢”湖北武汉,扩散在人流规模最大的春节假期,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全国4.2万名医护工作者紧急驰援武汉和湖北各市白衣执甲、逆行出征,不怕牺牲、连续奋战,哪怕脸颊被口罩勒到溃烂、双手被汗水浸到泛白,哪怕在手术室外席地而眠、没时间上厕所不敢吃饭……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希望留给患者。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广大医务工作者义无反顾地冲上战场,与湖北人民心手相连、患难与共,日夜奋战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舍生忘死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不愧为新时代最美逆行者在湖北人民眼里,们是白衣天使,是天降神兵。广大医务工作者敢于担当,甘于奉献,把病人当亲人,展示了高尚的职业道德,诠释了大爱无疆的医者仁心

当然,广大医务工作者的成长与成才,离不开为祖国医学教育而奋斗的广大教师的辛勤培养和默默奉献。无论我们走得多远,从事什么样的职业,每当想起那些深深影响过我们生命的老师,心中总是涌起暖流、充满力量师恩如山,因为高山巍巍,使人崇敬;师恩如海,因为大海浩瀚,无法估量;师恩如阳光,因为给了我们无比的温暖;师恩如雨,因为春天中的细雨,滋润着花儿,灌溉着大地。如今全球疫情仍在继续,在2021年第37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我们要感念师恩,更要致敬为祖国医学教育而奋斗的广大教师。

钟南山院士,广东医科大学教授2020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也是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面对来势汹汹的武汉新冠疫情,84岁高龄的院士再次披上铠甲,逆行武汉,奔赴前线在疫情防控前线战斗的同时,一直带领科研团队攻关克难,为中国战胜新冠疫情提供科学指导。到达武汉两天后,钟南山院士发出论断:可以肯定,新冠病毒肺炎存在人传人现象。这个科学论断拉响了武汉乃至全国全面抗击疫情的警报,2020123日,武汉“封城”,这座一千多万人的城市被迫按下暂停键封闭一座城,守护一国人用一己“隔离屏障”,护山河手足无恙。一声号令,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夜以继日,方舱医院改造分秒必争,快速实现“人等床”到“床等人”,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赢得了重大转机。钟南山院士在抗击疫情时的付出与贡献,既有国士的担当,又有战士的勇猛,让人肃然起敬,您以实际行动诠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提出的防控策略和救治措施挽救了无数生命,被授予2020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共和国勋章”

20215月,广州因境外输入德尔塔变异毒株而引发本地聚集性疫情,这是德尔塔变异毒株首次在中国社区传播。钟南山625表示,德尔塔病毒已成为世界新冠肺炎传播的主要变异株,由于它具有传染性更强等特点,“密切接触者”的概念也要更新。过去的“密接”概念,是确诊病例发病前2天的家人或同办公室的,1米之内同吃饭、开会的人,但现在已经不适用。针对德尔塔变异毒株密接者”概念“在同一空间、同一单位、同一建筑,在发病前4”和病人曾经相处的,都是密切接触者。720日以来,德尔塔变异毒株又在江苏、四川、辽宁、北京、湖南、湖北等十几个省或直辖市扩散传播,钟院士对“密切接触者”概念的更新,为中国再次阻击本地疫情提供了科学指导。

在给学生上课时,钟院士总是讲:我们是医生,医生看的不是病,而是病人。一字之差,凸显出医疗观念的天壤之别——医生要将患者作为一个人来看待,而不是各个器官的集合体;医学不只是技术的医学,更是人的医学。这句充满人文关怀的温暖话语,是医者仁心的集中体现。对于年轻医生,特别注重医德方面的培养,经常提醒他们,除了对医术要精益求精,对科研要孜孜以求,用自己的所学为患者减轻身体上的痛苦;还要把老百姓放在心中,对病人要有责任感,尽量降低治疗费用,以减轻患者的医疗负担。

张伯礼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通过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将“中国方案”应用于抗击疫情,荣获2020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2020127正在天津指导疫情防控工作的张伯礼临危受命飞赴武汉,作为中央疫情防控指导组专家组成员投身抗疫最前线。然而,在武汉超负荷的工作下,张院士胆囊炎发作,并于219日接受了微创胆囊摘除手术;您调侃道,“这回我把胆留在了武汉,更加与武汉市民肝胆相照了。”在这位“无胆英雄”的推动下,中医药全过程介入新冠肺炎救治。武汉16家方舱医院累计收治患者超过1.2万人,每个方舱医院都配备了中医药专家,同步配送中药方剂,中药使用率达90%。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过程中,中医药人守正创新、传承精华,交出一张漂亮的答卷。

救死扶伤是医者天职,有召必回,彰显医德。长江大学医学部中医系李孝林博士,坚守“尚德勤谨,仁术长新”院训,虽不是党员,但始终牢记医者天职,疫情肆虐期间,坚持门诊诊疗活动,不迟到,不早退,在关键时刻通过面对面、电话诊疗、在线咨询等方式为患者排忧解难,及时跟踪病患病情进展情况。

胡伟华,长江大学医学部第一临床医学院教师,内科教研室副主任。面对疫情,你主动请缨,奋战一线,体现了极高的专业素养与高尚的职业情怀,体现了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与担当。穿着隔离服不能喝水,喉咙干的像火烧,衣服却汗湿得能拧出水来……。随着疫情加剧,医院需要大量建立隔离病房,又是你责无旁贷地挑起了这个担子。参与隔离病房建设,开展医护人员培训,新建的隔离病区从无到有,从建立架构到分区治疗,每个步骤都落实到位,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胡伟华老师管理着整个隔离病区患者的查房,甄别疑似患者,修订治疗方案、将疑难病例治疗和特殊病情变化等信息及时汇报给专家组,将专家组的指导意见及时实施。

此外,还有许多不在临床一线的医学教师,虽然不能在抗疫最前线治病救人,但作为一名党员教师,积极响应号召,第一时间深入社区抗疫一线,不辞辛劳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如体温监测、信息登记、入户排查、分发物质、心理辅导等。党旗飘扬,长江大学医学部的党员教师在党旗指引下,全身心投入抗击疫情的战斗中,一名党员一面旗帜,将党旗插遍社区,把党员誓言写在社区每个角落。用爱用责任共筑坚固的防护之墙,为打赢疫情阻击战贡献力量,坚守战疫,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已经一年多没有疫情的荆州,突然打破了往日的宁静。202181日,荆州市报告2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又打响了荆州市疫情防控阻击战,排查密切接触人员,全员核酸检测,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人员,确保全市人民的生命安全。面对疫情,长江大学医学部青年教师杨飞博士,和众多下沉党员一样,第一时间主动下沉荆州市安心桥社区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一到社区,立即进入“战斗状态”,迅速分工、团结协作,搭建点位,配齐医用设备物资,开始核酸检测。因为拥有医学专业背景,社区安排杨老师负责为医护人员采样试管贴名单,全程参与首轮核酸检测工作。繁重的任务、忙碌的节奏让杨老师根本无暇顾及两个年幼的孩子。每天回到家中,孩子们早已睡去。起初,孩子并不了解妈妈忙碌的原因,颇不开心。但当得知妈妈是为了抗击疫情、保护众人健康时,孩子不仅理解的辛苦,还给加油打气。以微光,点亮万家灯火。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像杨飞这样的党员教师还有很多很多,也正有了广大党员在各个社区参与疫情防控的先锋模范作用,用自己的辛劳和坚守、奉献和汗水织就了严密防线,确保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把医学教育摆在关系教育和卫生健康事业优先发展的重要地位,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保障人民健康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为祖国医学教育而奋斗的广大教师,既有钟南山、张伯礼等许多荣获国家级荣誉的杰出代表,也有许多就在我们身边的普通教师,你们在各自的岗位用实际行动为祖国的医学教育事业和健康中国发展战略,默默耕耘、无私奉献、贡献力量。在此,向你们再次表达崇高的敬意和真诚的感谢,道一声教师节快乐!


作者简介:习志江,男,博士,民进长江大学总支副主任,长江大学医学部副教授,主要从事医学微生物的教学及相关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