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民主促进会湖北省委员会网站!

民进网

湖北民进网

首页 > 会员风采

民进会员郭海明:深化职业教育改革 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发布时间:2025-02-08来源:民进武昌职业学院支部 浏览量:320
【字体大小:

在武汉市第十五届四次人大代表座谈会上,中华职业教育社理事、武汉市人大常委、民进会员、武昌职业学院校长郭海明作了“探索大学校区、产业园区、城市社区‘三区’融合、联动发展新路子”的交流发言。作为武汉市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这也是他第四年在省市“两会”上提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提案。

武昌职业学院坐落在高校林立的武汉市南部新城江夏区,近年来,学校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响应省市提出的打造环大学创新经济带的战略部署,对标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变化,不断深化职业教育改革,调整专业结构,创建校办工厂,扎实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立起了武昌职业学院独特的品牌形象,形成了“立足武汉、面向湖北、辐射全国”的新发展格局。

政府、学校、企业携手合作,探寻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新路径

2024年11月22日,武昌职业学院高端智汇产教融合学院揭牌仪式在学校一号报告厅隆重举行。武汉市江夏区区校合作发展促进中心、多家知名企业代表以及武昌职业学院师生代表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这标志着武昌职业学院在智能制造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与行业领军企业携手,向企业借智、借力,联合区企三方,共建“企业生产实训课”实践教育基地,共同探讨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新路径,开创了“企业学徒制”育人新局面。

武昌职业学院无人机技术应用学院校区、园区、社区融合,打造“三区”融合发展新模式

2021年,作为武汉市人大代表,郭海明提出了“加快推进大学校区、创新园区、城市社区‘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提案,武汉市江夏区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区校合作发展促进中心。明确武昌职业学院为先行先试单位,制定了“三区融合、联动发展”行动计划,利用与市场契合度高的高端装备智能制造、航空器维修等专业,依托中航发、中航工业、图兰股份等航空部件研发制造企业,成立航空航天部件产业园,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

640

校中厂、厂中校,实现课堂车间无缝衔接,培养现代职业精英

近年来,武昌职业学院在郭海明的带领下,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湖北发展战略,积极回应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企业需求,优化专业结构布局,新增高端装备智能制造、无人机测绘技术、通用航空器维修、信息安全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多个新兴专业,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始终坚持产教融合,依托智力、资源和军民融合战略优势,以高端装备智造学院、航空航天学院为人才依托,开办中镶精密制造公司、武汉天河南方航空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和湖北钜诚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实现校中厂、厂中校,做到课堂车间的无缝衔接,实现入学即进厂、上课即上岗。始终坚持校企融合,紧跟武汉区域经济发展,与新华三、金信润天共建信息安全专业;与甲骨文、武汉尚观共建云计算专业;与广汇金通共建航空服务专业,构建校企“双元育人”模式。始终坚持课证融通,实现一专多能。根据职业教育需求与产业需求结合、个性化发展与职业化发展的“跨界”特征,率先实施“1+X”证书制度试点,抓好“书证衔接”“书证互通”,鼓励学生参加资格证报考。2024年,全校共有13143人次报考36个工种的职业技能证书,13560人参加技能培训,报证和参培人数均创历年新高。

郭海明表示,武昌职业学院将抢抓职业教育大发展的机遇,坚持贯彻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要求,以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为导向,不断拓宽办学渠道,力争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综合实力雄厚的职业教育标杆院校,为军民、校企、产教的深度融合,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贡献昌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