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民主促进会湖北省委员会网站!

民进网

湖北民进网

首页 > 主委动态

周洪宇:关于对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建议

发布时间:2016-03-05来源:洪宇在线 浏览量:3670
【字体大小:

案由:十二五”期间,我国教育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世界中上行列,但义务教育发展不够均衡,高中教育发展不够普及;教育改革全面推进,一些领域取得重点突破,但民间和基层改革的活力有待激发,教育创新能力有待提升;保障水平明显增强,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教育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有待建立,依法治教有待完善。概括而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教育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定的阶段性目标任务总体实现,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目标基本实现,我国教育事业迈上新的台阶,为“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根据我国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机遇与新挑战,本人及长江教育研究院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南,以创新为动力,对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如下建议。

  案据: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中指出,“‘十三五’规划作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必须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当前,我国正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发展新理念、国际教育新态势、经济新常态、社会新转型、区域新布局、科技新变革、人口新战略、群众新期盼,都对“十三五”时期的教育改革发展提出新要求。

  一、发展新理念为教育提供新思路

  坚持创新发展理念,要求激发教育活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破除制约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释放改革红利。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全面提升高校基础研究能力和服务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坚持协调发展理念,要求进一步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促进城乡区域教育协调发展,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要求引领教育风尚,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资源环境国情和生态价值观教育,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促成教育环境的持续改善。坚持开放发展理念,要求进一步拓展教育资源,扩大系统内部的开放共享,使校校协同、城乡统筹、科教结合、大中小学有机衔接,同时,坚持教育对外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通过开放把教育办得更好,服务于国家建设和对外开放战略大局。坚持共享发展理念,要求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建立包容性发展的理念,强化制度保障,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增进人民群众福祉。

  二、国际教育新态势为教育提供新观念

 

  当前,国际教育发展面临新的发展态势。2015年5月在韩国仁川“世界教育论坛”上通过的《仁川宣言》,鼓励各个国家提供全纳、公平、有质量的教育以及全民终身学习机会。2015年11月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行的第38次教科文组织大会上,“教育2030行动框架”发布,教育的使命被扩大至全纳、公平和全民终身学习,给每个人公平的机会。同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成立70 周年的时候发布了《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报告,提出面对当今世界的种种矛盾和冲突挑战,要重新定义知识、学习和教育。教育应该坚持人文主义,以尊重生命和人类尊严、权利平等和社会正义、尊重文化多样性、国际团结和分担责任为基础,教育应是“全球共同利益”。这些新观念将推动我国教育更好地融入世界教育现代化发展进程。

  三、区域发展新战略对教育提出新需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一南一北,先后启动实施了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和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同时,启动实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以三大国家战略为引领,将促进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区域板块之间广阔的合纵连横,以点带线,由线到面,连接成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增长带和增长点,同时促进国际与国内经济发展互通,形成沿海、沿江、沿边全方位对外开放新局面。实施三大国家战略对区域教育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迫切需要推进各省市大区域的教育协同发展,努力实现区域性教育合作联动、分组分层发展、错位发展、特色发展的新格局,为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实施提供人力资源支持和科技创新服务。

  四、经济新常态对教育提出新任务

  经济新常态的主要特点表现在:增长速度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的深度调整;发展动力正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概括地说就是“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化”。从结构优化的角度看,到2014年,我国产业结构已由2010年的10.2:46.8:43调整为9.2:42.6:48.2。从三大产业就业人口发展趋势看,“十三五”期间,第一产业就业人口将持续较快向外转移;第二和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将呈现持续较快增长趋势,第三产业增长更快,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劳动力结构不断升级。产业结构的调整,对教育的专业结构、学科结构、区域结构的调整及其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动力转化的角度看,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国家实力最关键的体现。高等学校亟待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承担起创新驱动引挈的重任。

  五、社会新转型对教育提出新挑战

  2000以来,我国城镇化率以平均每年1.35个百分点的速度发展,城镇人口平均每年增长2096万人,2011年,我国首次实现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1.27%,正式进入城市社会。2014年城镇化率达到54.77%。“十三五”期间,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我国将由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加速转型。在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三个“一亿人”(一亿农业转移人口、一亿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人口、一亿中西部就近就业人口)将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突破口,需要提高进城务工人员融入城镇的素质和能力,加强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人口再就业培训,提高就近城镇化生产生活技能。同时,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对优化教育布局结构提出新的要求,迫切需要应对城镇大班额和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挑战。

  六、科技新革命对教育提出新机遇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科技革命正深刻影响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对教育将产生革命性影响。教育信息化一方面有助于实现以教育普及、质量、公平等为核心特征的教育现代化。另一方面,在“互联网+”时代的教育中,我们将面临教育的育人功能被弱化,不良信息、网络犯罪、网络沉迷等现象的负面影响以及教育主权、意识形态等方面的新挑战。

  七、人口新战略对教育提出新要求

  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启动全面两孩政策。据预测,实行全面两孩政策,每年新增出生人口为300万,我国总人口将在2030年达到峰值14.5亿人。基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决策模拟系统预测,“十三五”期间,我国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在校生将呈现增长趋势,高中阶段在校生将继续下降,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保持增长。“全面二孩”政策将在“十三五”末期影响学前教育,迫切需要进一步做好新增人口测算工作,调整规划,科学布局,新建、扩建一批幼儿园,方便幼儿就近入园。同时,对义务教育优化资源配置提出更高要求。

  八、人民群众对教育提出新期盼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教育已由“有学上”阶段进入到“上好学”的新阶段,人们对教育公平的关注程度持续提高,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日益旺盛,对多样化教育的渴望日益迫切。回应与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对公平、优质教育、多样化教育的需求和期待,要求教育加快缩小城乡、区域、校际、公办和民办教育间的发展差距,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难题,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实现有质量的公平教育、有选择的终身教育。

  建议

  一、逐步实行高中阶段教育免费,适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基本主张:

  “十三五”期间,按照分地区按比例、分步骤按类型,首先在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实施免费高中阶段教育,其次在农村地区实施免费高中阶段教育,再次在城市分级启动高中阶段免费教育,同时,加快修订义务教育法,适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基本分析:

  第一,实施普通高中免费教育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的需要。五中全会《决定》提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难点在广大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特别是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实施普通高中免费教育将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提供根本保障,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明显增加”的教育发展目标提供最有力的支撑。同时,国家“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为全面实现高中阶段免费教育奠定基础,提供历史起点,也为各地率先实行高中阶段免费教育提供了示范和标杆。

  第二,实施普通高中免费教育将为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提供基础。义务教育年限是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从义务教育年限的国际水平看。2010年,共有189个国家与地区参与了世界银行义务教育年限的调查。数据显示,义务教育的平均年限为9.24年(标准差为2年),中位数为9年。在这189个国家当中,高于9年的国家占55.1%。我国的九年义务教育年限低于世界平均水平0.24年。从中国与同属高中收入经济体的平均义务教育年限比较看。各国的平均义务教育年限高收入经济体最高,为10.27年;中高收入经济体其次,为9.50年;中低经济体次低,为8.51年;低收入经济体最低,为7.45年。我国比同属中高收入经济体的平均义务教育年限低0.5年。因此,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是中高收入和高收入国家的共同趋势。义务教育是国家提供的每个适龄青少年均须接受的基本教育,具有两个条件属性:即免费性与强迫性,它一方面要求政府提供办学经费,使学生可以免费入学,另一方面又要求家长必须履行送子女入学的责任,政府有强迫家长履行职责的权利。也就是说,它作为典型的公共产品,必须由国家承担,政府提供。因此,实施免费高中阶段教育将为适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提供现实基础。

  第三,实施普通高中免费教育具有现实可行性。2014年,我国高中阶段招生1416万人,其中普通高中796.6万人,中等职业教育619.76万人,目前,中等职业教育的免费范围已达90%,因此,主要考虑普通高中,按每年学费1000元计,每年需新增投入239亿元,约占2014年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的0.9%。从现有国家财政承受能力看,投入相关经费是可行的。据国家统计局2016年1月18日发布的数据,2015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67.67万亿元,同比增长6.9%。又据财政部发布的数据,2015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2217亿元,比上年增长8.4%,同口径增长5.8%,财政收入已经超过15万亿元。而2014年的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已达26420.58亿元,虽然2015年的数据还未出来,但估计应会高于此数据,超过2。6万亿元。更何况未来四年国家财政收入还会进一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也还会进一步增加。实施普通高中免费教育所需经费占比有限,应该是完全有保障的。

 

  同时,考虑到分级承担、分步骤推进的实际,实现高中阶段免费教育有个责任分担而且逐步推进的过程,不会一下子给中央或地方政府带来很大财政压力,也在完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具体建议:

  1.建议“十三五”期间,采取分地区按比例承担、分步骤按类型实施的方式,到2020年实现高中阶段免费教育

  建议采取分级承担、分步实施的办法,推进高中阶段免费教育。一是分地区按比例承担。高中阶段免费教育投入由中央和地方共同负担,建议:东部地区主要由地方政府来承担,中部地区中央和地方各承担50%,西部地区和国家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由中央财政承担。二是分步骤按类型实施。实施高中阶段免费教育可分步实施,先点后面。建议:在类型上,首先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免费,然后启动普通高中免费教育;在区域上,首先启动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高中阶段教育免费,然后启动其他地区的免费;在群体上,先免农村地区贫困家庭子女的学费,然后逐步推广到城市贫困家庭子女;在层次上,先低年级后高年级,分层次逐步实施;在年度上,2016年先启动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免费高中阶段教育,2017年启动农村地区免费高中阶段教育,2018年启动城市高中阶段一年级教育免费,2019年启动城市高中阶段二年级教育免费,2020年实现高中阶段教育免费。

 

  2.建议启动对延长义务教育年限的研究。一是建议将延长义务教育年限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研究课题立项。统筹国内各类教育研究机构与资源,包括民间第三方的长江教育研究院、21世纪教育研究院等社会智库,重点对义务教育年限向上(高中阶段)延伸和向下(学前教育)延伸、义务教育年限延长到10年还是12年研究等重大问题进行系统研究,提出延长义务教育年限的可行性报告。二是建议适时修订义务教育法。自2006年义务教育法修订颁布‘已经过去了十年,在科学论证和取得广泛社会共识的基础上,建议再次修订义务教育法,将延长义务教育年限纳入法制轨道,以法律保障义务教育的实现。

  二、实行义务教育学生“免费午餐计划”,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基本主张:

  实行义务教育“免费午餐计划”是落实“共享”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对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是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建议“十三五”期间,将目前实施的“营养改善计划”提升为“免费午餐计划”,根据区域特点,制定适合不同区域口味但大体统一、营养丰富的标准午餐,同时,加快“免费午餐计划”的立法和相关制度建设,加强对“免费午餐计划”实施情况的有效监督和管理。

 

  基本分析:

  第一,实行义务教育学生“免费午餐计划”是落实“共享”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让人民群众共享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这方面问题解决好,全体人民推动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能充分调动起来,发展也才能有最深厚的动力。从目前情况看,实行义务教育学生免费午餐是让群众共享教育发展成果的重大抓手,有利于全面提升教育公共服务水平,有利于补足教育发展短板,有利于启动“双引擎”中的传统公共服务引擎,对于推动供给侧改革,保障实现经济“双中高”目标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二,实行义务教育学生“免费午餐计划”对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美国作为世界强国,一直很重视教育的发展。学校供餐成为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1946 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全国学校午餐法案》,将学生午餐纳入法制管理。60 年来,美国政府先后出台了10 多部法律及技术规章制度,对学生午餐法进行适当的补充与修订。美国的免费午餐制度在确保社会稳定,提供就业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效果,在学生的身体健康教育方面也卓有成效。2001 年,印度政府发动了“普及初等教育计划”( 简称SSA 计划) 。为了配合SSA 计划的开展,中央政府开始拨巨款支持午餐计划,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午餐计划进展迅速。2001 年11 月28 日, 印度最高法院通过《食物权利法案》。2005 年,阿玛亚?森领导的研究团队对西孟加拉邦Birbhum县的午餐计划进展情况进行了研究考察,发现免费午餐显着提高了学生的入学率和出勤率,促进了初等教育的普及,而且这种现象在表列种姓和表列种族的女童中的影响最为明显。

  第三,实行义务教育学生“免费午餐计划”是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意见》,目前,全国超过1/3的县实施营养改善计划,超过1/4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享受营养改善计划补助政策,实施规模位居世界第3。但从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相比,我们实行的“营养改善”计划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覆盖范围较小的。一是从水平上看,虽然是“营养改善”计划,但还不是 “营养午餐”,更不是国际上实行的“免费午餐”,存在只管吃饱不注重营养健康的现象。根据《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专项督导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部分学校缺乏专业营养指导,食堂工作人员对营养配餐知识了解较少,膳食搭配不科学、不营养。二是从内容上看,政策主要集中在保障学生用餐的费用,经费投入还不能满足需求,对学校食堂人员工资缺乏长效保障、教师工作负担较重,教师除组织学生用餐外,还兼职食堂工作,从事食品采购、验收、出入库、登记造册、帮厨乃至炊事员工作等,同时,安全保障也存在问题。三是从范围上看,实施面较窄,主要集中在国贫县、省贫县,约占农村学生的1/3,更谈不上城市。迫切需要从加快启动传统引擎,推动供给侧改革的角度,将“免费午餐计划”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国防工程,以更大力度,更高层次,全面谋划,深入推进。

  具体建议:

  1.将目前实施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提升为“义务教育学生免费午餐计划”。“十三五”期间,逐步实行“义务教育学生免费午餐计划”。在时间安排上:2016年率先在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和“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地区实施免费,2017年在所有农村地区实施免费,2020年实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免费。在经费安排上,建议由中央与地方分担,东部地区由地方分担;中部地区中央与地方各承担一半;西部地区,中央承担70%,地方承担30%。如果按照上述步骤,同时考虑适当提高补足标准,2016年按每天5元标准,2020年按每天6元标准,全年按200天计,预计2016年需新增财政投入64.2亿元,其中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约2132万农村学生主要由中央承担,约42.64亿元,其余21.56亿元由地方承担;2017年全部乡镇免费需新增财政投入257.84亿元,其中中央投入92亿元,地方投入165.84亿元;2020年全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施“免费午餐计划”,需新增财政投入998.56亿元,约占2014年全国公共财政教育支出的3.7%,其中中央投入356亿元,地方投入642.56亿元。 从现有国家财政承受能力看,投入相关经费是可行的。前已述及,2015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67.67万亿元,全国财政收入已经超过15万亿元。而2014年的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已达26420.58亿元,虽然2015年的数据还未出来,但估计应会高于此数据,超过2。6万亿元。更何况未来四年国家财政收入还会进一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也还会进一步增加。“免费午餐”所需经费占比有限,应该是有保障的。

  如果考虑到其他辅助设施如食堂建设等的投入以及后勤保障人员的编制投入等因素,也可考虑“十三五”期间率先在农村地区实行“免费午餐计划”,在城市将午餐根据人群不同分为三类,实行“全免费”、“部分免费”和“全自费”三种,逐步实现义务教育学生“免费午餐计划”。

  2.根据区域特点,制定适合不同区域口味但大体统一、营养丰富的标准午餐。精心设计全国统一的营养标准,对人体每天所需蛋白质、维生素A 和C、铁、钙和卡路里量的比例作出明确的规定。同时,根据区域特点,研究学生的营养需求、口味和消化特点,科学合理搭配饮食结构,制作统一、多样的营养午餐。一旦学生出现营养方面的问题,应开展实施营养干预,使午餐更具针对性。

  3.加快“免费午餐计划”的立法和相关制度建设。建议制定《义务教育学校免费午餐条例》,不仅赋予“免费午餐计划”永久的、合法的地位,促进计划的实施,更重要的是在法律的保障下,计划可以有序、健康地发展。同时,建立学校食品的卫生服务制度,制定相应的操作指南,为食品的卫生、安全设立统一标准。在一些不具备烹调条件的地区,各学区应建立或以招标的形式配备中心食堂,在中心厨房准备食物,然后将其发送到整个学区内没有厨房的学校。

 

  4.加强对“免费午餐计划”实施情况的监督管理。各地政府应成立由教育、财政、卫生、审计等多个部门参与监督、管理的专门机构,加强对学生午餐质量、卫生安全、资金安全使用的监控及检查,还应将家长和学生代表纳入评估委员会,对中小学的“免费午餐计划”进行检查评估,学校还要为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的餐饮信息提供便利。

  三、实施“0-6岁启明星免费阅读行动”,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奠基。

  基本主张:

  推进分级阅读,提高儿童阅读能力是世界发展趋势,目前我国儿童阅读问题不少,农村儿童阅读尤其令人担忧,迫切需要提高儿童阅读能力。建议向全国0--6岁城乡儿童分步免费提供阅读包,采用不同方式发放阅读包,同时,行动实施后,要做好年度总结与绩效评估。健全实施“启明星免费阅读行动”的配套措施,由政府主导研制分级阅读标准,搭建网络平台,组建网络阅读指导教师队伍(“阅读教师走网”),使城乡孩子跨越时空限制,线上线下手牵手一起阅读。建议在此行动取得成效后可推进“K12启明星阅读行动”。

  基本分析:

    第一,推进分级阅读,提高儿童阅读能力是世界发展趋势。

  0-6岁儿童是人生成长最关键的时期,犹如清晨出现于东方地平线上的启明星,意味着儿童的人生由此起步。但是这一步怎么起,起的方向、质量如何,是每个父母,也是国家应该考虑的问题。少年儿童在不同的成长时期,阅读性质和阅读能力是完全不同的,分级阅读就是要按照少年儿童不同年龄段的智力和心理发育程度提供科学性的有针对性的阅读资源,以持续提高儿童的阅读能力。分级阅读起源于发达国家,在我国香港、台湾地区也发展了十几年,已成为世界性的趋势。近年来,分级阅读也逐渐进入国内,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如2008年以广东省委宣传部启动的南方分级阅读研究中心,在国内率先引进美国蓝思分级阅读理念来推动全民阅读、儿童阅读,推出了《中国儿童青少年分级阅读水平标准》和《中国儿童青少年分级阅读内容选择标准》,已成为我国推行分级阅读的重要参考;以朱永新教授牵头的新阅读研究所在国内首次提出了“阶梯阅读”概念,从2011年开展了从幼儿到中小学阅读书目的阶梯性分段研制工作,并于2014年陆续推出“中国人阅读书目”丛书。

  第二、目前我国儿童阅读问题不少,农村儿童阅读尤其令人担忧。目前我国儿童阅读中存在着读什么(书目选择)、怎么读(阅读环境)、如何买(购书渠道)、买不起(经费来源)等问题,值得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目前,与英美等发达国家比,我国少儿阅读量只有英美等发达国家儿童的1/6,同时,就我国城乡儿童比较,农村儿童阅读量仅为城市儿童的1/7,农村儿童阅读尤其令人担忧,这主要体现在:一是农村儿童没书读。由于中国城乡差距,30%的城市孩子拥有88%的儿童图书。农村图书馆少,部分形同虚设,农村没有大型书店,农村孩子缺乏课外读物。“农家书屋”虽然几乎村村都有,但图书重点在成人,儿童书的比例只占1/5,难以满足当地儿童阅读需求。二是农村儿童缺乏系统的阅读支持。具体表现为:农村家庭阅读环境较差。现在农村儿童很多是留守儿童,缺乏父母关爱;即使与父母生活在一起,但因大多数农村父母文化程度较低,藏书量不足,家庭文化氛围缺失,难以形成良好的阅读环境。农村地区的公共图书馆等设施不足,90%的乡镇儿童居住地附近的图书馆数量少,完全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三是不少农村家庭因家庭贫困而买不起图书。由于近十多年原材料纸品等不断涨价、人力生产成本不断提高,销售环节增多等因素,目前图书价格涨幅较大,一本普通儿童图书价格也在二三十元左右,而制作精美的高档精装儿童图书达四五十元甚至更贵,一些贫困的农村家庭往往只能“望书兴叹”,买不起儿童图书。

  第三、实施“0-6岁启明星免费阅读行动”具有现实可能性。该行动主要是向全国城乡儿童(0-6岁)分步免费提供阅读包(包括0-3岁的“婴幼儿阅读包”以及4-6岁的“高级阅读百宝箱”,价格每个在500元左右)。阅读包或阅读百宝箱中所有材料,其生产成本和定价均由国家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按照义务学段免费教材的办法核定,所有参与出版社、其他企业只能作为公益性产品赚取微利,以维持生产为原则。阅读包(箱)总定价550元人民币。根据统计数据预测,目前,我国0-6岁学前儿童总量超过1亿。如果一次性给1亿儿童分两个阶段配齐阅读包(箱),总金额近550亿。建议“启明星免费阅读行动”可从全国农村地区先行试点,其起始年龄段也可从下年度的新生婴儿开始实施。2016年如果按1800万新生儿算,需要阅读包1800万个,总费用为99亿元(1800×550)。如果先按10%地区试点的话,总费用为9.9亿,需要财政首次投入9.9亿元购买阅读包进行试点。前已提及, 2015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67.67万亿元,全国财政收入已经超过15万亿元。2014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已超过2。6万亿元。因此,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也不管按上述的99亿算所有1800万新生儿,还是只算10%地区试点总费用9.9亿元,这些费用都只占国家公共收入和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的极小比例,对其他教育事业发展改革几乎没什么影响,应该是完全可以承受。尤其是可以借鉴国家以往经验,实行“分类承担”,即东部发达地区由自己全额解决,中部一般发达地区由中央与地方各自承担50%,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央承担70%,地方承担30%。分解之后财政压力更小。与之同时,政府还可以统筹制定利益激励机制,发挥企业和民间机构的力量,各方助力,共同投资促成

  具体建议:

  1. 建议由国家财政负担向全国0--6岁城乡儿童分步免费提供阅读包。政府统筹制定实施“启明星免费阅读行动”的相关规则,形成在政府引领下的研究机构、企业、社会、个人等各方参与的协调机制。一是建议“分步实施”,先后向两个年龄段提供阅读包。先向0-3岁提供“婴幼儿阅读包”,包内提供1个涂鸦板、1盒彩色蜡笔、3本分级阅读的图书(一岁一级)、电子阅读IPAD(适合0-3岁儿童阅读的所有基础书目全文及朗读)、阅读指导手册(电子书阅读书目指导、“启明星阅读”网站使用介绍、辅导员介绍等)。再向4-6岁幼儿提供“高级阅读百宝箱”,箱内提供1本彩色塑料文件袋、1套藏书书签、3本分级阅读图书(一岁一级)、电子阅读IPAD(适合4-6岁儿童阅读的所有基础书目全文及朗读)、阅读指导手册(电子书阅读书目指导、“启明星阅读”网站使用介绍、辅导员介绍等)。二是建议采用不同方式发放阅读包。阅读包的发放需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实际生活环境,以不同的方式分发到儿童手中。如“婴幼儿阅读包”可以与儿童医院或卫生计划部门联系,在婴儿出生时就免费领取。“高级阅读百宝箱”可与幼儿园等机构联系,入园儿童均可以免费领取(农村未入园儿童可由村小教学点代为发放)。三是建议做好年度总结与绩效评估。“启明星免费阅读行动”实施后,每年度要定期进行跟踪调研,及时总结活动经验、成效、存在问题等,对参与工作的各方进行评估,表彰先进,淘汰落后,不断提高计划实施成效。

  2.建立健全实施“0-6岁启明星免费阅读行动”的配套措施。一是政府应主导中国儿童分级阅读标准体系研制。在政府主导下,统筹推进分级阅读标准的研究,从评价理念、评价工具、评价方式、评价结果运用等方面探索形成适合中国儿童分级阅读的标准体系,并在全国进行推广。二是研制阅读包。在分级阅读标准的指导下,按照儿童年龄段研制婴幼儿阅读包(0-3岁)、高级阅读百宝箱(4-6岁)两个年龄段阅读材料,内含涂鸦板、彩色蜡笔、3本纸质书、电子阅读PAD、阅读指导手册等材料。其中3本纸质书,按每一岁一本,电子阅读PAD则包含适合该年龄段(0-3岁、4-6岁)孩子阅读的分级基础书目(以多媒体呈现,可看可听可互动)。三是搭建网站让城市“阅读教师走网”到农村。目前,我国城乡已具备基本的网络基础环境,城市家庭已基本接入互联网,农村家庭也有60%以上接入互联网。搭建“启明星阅读”网站,在网站上组织城市教师和大学生成立“启明星阅读辅导员”团队,让“阅读教师走网”,一对一指导农村儿童阅读,调动城市优秀的阅读师资资源为农村孩子提供精准阅读辅导,使城乡儿童“同在蓝天下,共享阅读好资源”。四是发布基于大数据的“中国农村儿童阅读状况报告”。在“启明星阅读”网站,基于网络数据,对农村儿童的阅读问题进行数据分析与诊断,每两年发布“中国农村儿童阅读状况报告”。

  3.建议在本行动取得成效后可推进“K12启明星阅读行动”。儿童早期阅读是人生阅读的起点,是终身学习的奠基工程。“0--6岁启明星免费阅读行动”在形成模式并在全社会形成阅读氛围后,可推广至K12阶段,实施“K12启明星阅读行动”。使全民阅读活动在青少年阶段落地生根,并以中国青少年阅读为起点,带动全民阅读活动的链条:通过分级阅读和免费发放阅读包提高城乡儿童阅读能力,通过搭建网络平台使城市儿童阅读带动乡村儿童阅读,通过农村儿童阅读带动农民阅读。

 

  四、推进教育精准扶贫,打好政策“组合拳”,为实现全面脱贫目标奠定基础。

  基本主张: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提出“治贫先治愚”,实现贫困地区脱贫,要从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抓起。教育扶贫是消除贫困的长久之计、是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最大短板,也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共同选择,建议实施中西部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县域基本均衡攻坚计划,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出台关于农村教师招聘、培训、管理、使用、待遇等一揽子支持政策措施,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实现贫困生资助全覆盖。

  基本分析:

  第一,教育扶贫是消除贫困的长久之计。美国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是与物质资本相对而存在的一种资本形式,它体现在人的身上,可以被用来提供未来的收入;而教育则是人力资本形成的最重要的途径,教育通过人力资本的形成而对经济增长产生连续的作用。阿玛蒂亚?森的能力贫困论认为,教育可以消除能力贫困。教育和培训提高人口素质和技能,是增强贫困人口自身脱贫能力和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率的重要途径。在边远贫困地区要实现教育平等,不能只停留在经济扶持帮助上,长久之计是提高人口的素质,让他们用知识和技能去创造财富、创造新生活。教育还可以切断贫困的恶性循环链,提高新生代农村人口融入城市的能力,减缓当地贫困形势和贫困代际传递问题。

  第二,教育扶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共同选择。日本政府通过财政投入实施了以下几个主要教育扶贫措施。一是在特殊地区尤其贫困人口聚集的地区建立贫困学生学校。二是在收容所设立附属小学。三是成立专门的夜校。四是重视偏远山区的教育扶贫。英国则采用“差别原则”,实施“教育优先区”方案和“教育行动区”计划。选择一些经济上最贫困的地区,给他们进行特别补助和优厚待遇,优先改善其校舍和小区环境,以达到教育机会的均等化。美国把良好教育看成是帮助贫困人群脱贫致富的一条重要渠道。为了帮助贫困学生,美国政府制定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联邦法律,要求各个州定期统一考试,按照学生的种族和经济情况来统计结果,保证每个种族、每个经济阶层的学生都达到一定的及格率。

  第三,集中连片地区是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最大短板。《教育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期评估报告指出,截至目前,全国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督导评估认定的县(市?区)达1124个,其中京?津?沪?苏?浙5省市已整体通过国家教育督导委员会的均衡评估?但从总体看,这些县市主要集中在城市和东部发达地区。根据湖北的统计,到2015年,全省通过省级评估的县(市、区)达到101个,90个县(市、区)通过国家督导认定。尚未通过评估认定的11个县(市)主要集中在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因此,集中连片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仍然是教育领域最难啃的硬骨头,迫切需要国家加大对中西部集中连片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的支持力度。

  具体建议:

  1. 启动实施中西部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攻坚计划。以中西部集中连片贫困县为对象,实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攻坚计划,整合教育资源,统筹教育项目安排,坚持标准化建设的理念,到2020年,全面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目标。一是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大力实施“全面改薄”工程,加快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二是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实行高中阶段教育全免费。三是创新体制机制。优质普通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区域内城乡初中的比例达到90%以上,努力实现同在一片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

  2. 加强中西部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出台关于农村教师招聘、培训、管理、使用、待遇等一揽子政策措施,通过政策引导和经济激励,加大选派特岗教师、新机制教师和免费师范生到贫困地区学校任教力度,同时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进一步优化农村教师队伍结构,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

  3. 进一步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不断提高中西部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一是加快学校信息化建设。加快学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班班通”建设,提高学校信息化装备水平。二是推广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应用,优先为村小学和教学点配置数字化优质教育资源。加强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培训,利用信息手段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管理水平。三是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开展教育行政干部信息化管理能力培训,提高学校信息化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加强学生学籍、资助等重要基础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

  4. 提高学生资助水平,保障学生和家庭不因受教育而致贫。为家庭贫困儿童提供更高水平的公共服务,建立和完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通过设立“连片特困地区教育扶贫基金”、社会资助等形式,确保每个贫困家庭的孩子能够有尊严、体面地读完高中直至大学;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公共服务,建立更加完善的校内外儿童关爱体系;为进城务工随迁儿童提供更高质量的公共服务,让他们享受与城市儿童一样的公共教育。

  五、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实施分类发展,引导高校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使若干高校和一批学科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

  基本主张:

  研究制定高等学校分类标准。推动研究型大学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推动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建设高水平应用型本科;推动职业院校内涵式发展,建设世界一流水平高职院校。对每所高校确定服务面向、确定办学规模,实行高校职能、财力资源、学科专业、人力资源、招生和高校评估等方面的分类管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推进协同育人,推进高等学校与中学教育衔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基本分析: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历史性的跨越式发展,截至2014年底,全国共有普通高校2529所,其中本科院校1202所,高职院校1327所,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559万人,毛入学率达到37.5%。按照2013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34.5%,2014年37.5%,年增3个百分点的速度推测,2015年已经达到40%。换句话说,我国已提前五年实现《教育规划纲要(2010--2020)》预定的40%目标,完全可以说,我国现在已经是在学规模世界第一的高等教育大国。但从总体上判断,“大而不强”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最大实际。推动高等教育实现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变,迫切需要高等教育分类发展,做大做强特色优势的一流学科,在不同层次争创一流。

  第一,推动高等教育分类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一般而言,高等教育有两个发展规律,一个是外部规律,一个是内部规律。高等教育的外部规律强调,高等教育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产业结构正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多样化、多层次的经济发展结构必然要求多样化、多层次的高等教育与之相适应。但由于思想准备不足、理论研究滞后 、政策引导不到位, 我国高等学校存在分类不清、定位不明、 发展方向趋同等问题。大多数高校还是一个模式 、 一种发展路径 ,按照传统的精英教育模式培养学生 ,造成“千校一面”、“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的局面。一方面严重违背了高等教育发展的自身规律,另一方面严重制约了高等教育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成为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中梗阻”,因此,加快高等教育强国迫切需要我们构建高等教育分类发展的管理体系。

  第二,高等学校分类发展是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早在 20 世纪 70 年代 , 欧洲教育部长会议就组织了一个“第三级教育多样化专题调查组”, 在英国、法国、德国、荷兰、挪威、瑞士、瑞典七国经过六年的调查与试验,提出“第三级教育多样化”的报告( 以下简称《报告》)。高等教育多样化逐步成为国际共识。1998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一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提出的《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强调 :“多样化是当今高等教育中值得欢迎的趋势 ,定当全力支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英国、法国、美国、日本、韩国等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立了传统大学系统以外高等职业教育系统,它们一般都把自己的高等教育体系分为学术理论型、专业应用型和技术实用型三大教育类型,每种类型都有相应的高等学校系统,使之适应社会经济多元化的人才需求。

 

  第三,国内一些省市高等教育分类发展实践取得积极进展。    近年来,国内部分省市积极开展高等教育分类发展试点,比如安徽省按照“科学定位、分类指导、多元发展、特色办学”的地方高等教育发展方针,有效解决了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后出现的办学定位不清、办学特色不够明显等问题。目前安徽省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合肥工业大学为龙头,以8所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6所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和20所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为主体的高等教育分类发展结构基本形成。2015年7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意见》明确规定,“按照高水平大学、特色骨干大学、应用技术类型大学和高职高专院校进行分类管理、分类指导,实现分类发展、科学发展。努力建设2—3所国内高水平大学,着力建设7—10所特色骨干大学,加快发展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加强高等职业专科院校建设。”河南已启动分类发展实施工作。

  具体建议:

  1.协调推进研究型大学建设,使若干高校和一批学科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一是在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基础上,制定具体的考核和资源分配办法。建议国家教育资源合理地向高等教育优势明显、资源密集的地区倾斜,强化“三扶”即扶优势学科、扶特色学科、扶有需求的学科,强化资源竞争,不搞平均主义;二是强化高校一流的师资队伍。设立“人才特区”,探索有利于吸引战略科学家、高端创新人才、科技领军人才、杰出学科带头人的多元人才选聘与薪酬制度,建立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标准的考核制度,鼓励学科交叉,跨部门、跨学院、跨领域组建创新团队,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三是强化高端创新平台建设。瞄准全球最高标准,在大科学计划、高科技工程、高端智库等领域建设若干国家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和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加强原创性研究,抢占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领域制高点,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供支撑。四是强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协同育人、实践育人,建设一批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验区,通过高质量的通识教育和扎实的专业教育,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五是强化一流学科建设与国家战略需求融合发展。使一流大学成为科技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和文化创新中心。

  2.推进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建设一批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一是推动转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探索理论与实践并重、知识与能力并重、校内与校外培养并重,开放、灵活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度融入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在治理结构、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技术创新、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与地方紧密结合,在教育教学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实现共建共享。建立行业企业参与的治理结构。积极吸纳行业、企业全方位参与学校管理、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二是落实转型高校专业调整自主权。加大转型高校在专业设置上的自主权。推动转型高校及时围绕市场需求增设新专业,对于培养规模已趋饱和、就业又十分困难的专业,果断作出调整甚至停办。紧紧围绕应用性人才培养改造传统专业,推动专业调整向特色化、应用性方向拓展。对具有一定优势、关联度高的专业进行优化整合,构建与地方产业链紧密对接的专业集群。三是推动专业教师队伍转型。建议通过“专、兼并举”、“培养与引进结合”的方式,重点建设好一支与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相适应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改革教师聘任制度和评价办法,逐步使大多数专业教师既具有较高的学科理论水平,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逐步达到50%以上。引进优秀企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专兼职教师作为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并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企业接受培训、挂职工作和实践锻炼。在教师绩效考核、职务(职称)评聘等方面向“双师型”教师倾斜。

  3.创新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机制,建设一流高职院校。一是大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度对接产业发展,加快构建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职业教育专业体系。大力推进集团化办学,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组建一批行业职业教育集团和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建立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制度、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践制度、订单培养制度、企业技术技能人才从教制度。二是实施高水平职业院校建设工程。支持职业院校与企业共同建设一批具备教学、生产、培训和鉴定等多种功能的综合示范性实训基地。加快职业院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职业教育信息化管理与服务水平,开发一批数字化教学资源和虚拟仿真实训系统,推进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的对接。三是建立现代职业学校制度。职业院校依法制定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章程和制度。推动行业、企业和社区参与职业院校治理,职业院校普遍设立理(董)事会和专业指导委员会,完善治理结构,提升治理能力。扩大办学自主权,实行职业院校机构编制备案制,学校可依法依规自主确定教学、科研、行政职能部门等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和人员配备,建立体现职业院校办学和管理特点的绩效考核内部分配机制。积极支持各类办学主体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举办民办职业教育。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允许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允许社会力量通过购买、承租、委托管理等方式改造办学活力不足的公办职业院校。

  4.实行高等学校分类管理。实施高校职能的分类管理。研究型大学的科研以基础研究为主,引领社会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人才培养以学术型为主;应用型院校的科研以应用研究为主,围绕社会产业的需要主动去适应,人才培养以应用型人才为主;技能型院校以社会科技服务为主,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人才培养以技能型人才为主。实施高校财力资源分类管理。对不同类型的高校按照不同的政策与机制分别进行资源配置。实施学科专业的分类管理。将学科专业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不同类型的学科点采取不同的发展策略,有的可以采取优先发展规模的策略,有的可以采取以质量提升为主的策略,有的可以采取规模与质量协调发展的策略。实施高校人力资源的分类管理。研究型大学教师应突出学术性职业特性,应用型高校教师应突出知识性职业特性,高职院校教师应突出实践性职业特性。实施高校评估的分类管理。按照各高校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分类评估。

  5.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一是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将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纳入人才培养目标体系,以此建立质量标准,评价体系,重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挖掘和充实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创新人才培养体制,修订教学管理制度,为增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供政策环境。二是促进协同育人。以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实践能力,从事高层次创新性研究为目标,推动高校与科研院所、政法机关以及行业、企业开展协同育人,由协同单位的人员任课和担任导师,每年从大一学生中选拔优秀学生,组建协同育人试验班,建立健全协同育人的管理、考核机制,将部分优秀学生直接保送攻读硕、博学位研究生。三是推动高校与中学教育衔接。在普通高中探索开设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等学科的“大学先修课程”,为拔尖创新人才开拓发展新空间。

  六、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全面依法治教,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基本主张:

  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全面依法治教、实施“管办评”分离是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核心内容,体现了国家治理理念的创新、体现了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的重视。建议进一步转变政府管理职能、加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创新教育立法体制机制、加强教育行政执法、推进依法治校、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强化教育督导、积极培育第三方社会专业组织开展教育评价,不断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基本分析:

  第一,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体现了国家治理理念的创新。

  人类社会进入20 世纪90 年代后, 公共治理理论成了当今西方学界最流行的理论之一。公共治理理论作为一种新型的公共行政理论,其理论内核是指政府、社会组织、私人部门、国际组织等治理主体, 通过协商、谈判、洽谈等互动的、民主的方式共同治理公共事务的管理模式。与传统的公共行政相比,公共治理不再是自上而下, 依靠政府的政治权威, 通过发号施令, 制订和实施政策, 对公共事物进行单一化管理。它强调的是主体多元化、方式民主化、管理协作化的上下互动的新型治理模式。传统意义上的公共服务的主要提供者——政府将更多的公共服务生产交给非政府机构和企业承担,政府则主要担负起公共服务的规划、融资、绩效评估以及监督等职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第一次将国家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改革的总目标,反映了国际公共行政管理理论发展的趋势和规律,由“管理”到“治理”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反映了行政管理制度的深刻转型,管理主要强调自上而下的纵向管理、单向管理、垂直管理,而治理则包括了法治、德治、自治和共治等内涵。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快“管办评分离”正是反映了由教育管理向教育治理的转变,对加快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必将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二,依法治教是教育治理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部署,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教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形成完备的教育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教育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教育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教育法治保障体系,坚持依法治教、依法行政、依法治校,才能确保在教育管理中,用法治眼光认清形势、用法治思维制定规则、以法治方式开展工作、以法治标准检查成效;才能在学校管理中,依法指导、协调学校管理中的各种关系,正确行使权力,严格履行义务,将学校管理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才能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师生的民主意识、开放意识和法治意识,促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第三,“管办评分离”体现了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的重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要求,“凡属事务性管理服务,原则上都要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合同、委托等方式向社会购买。” 这就要求创新政府服务方式,将适合市场化方式提供的公共服务事项,交由具备条件、信誉良好的社会组织、机构和企业等承担,“管办评分离” 推动了公共教育服务提供主体的多元化,在办教育方面,《决定》明确提出“健全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助学贷款、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等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在评教育方面,《决定》也提出,“委托社会组织开展教育评估监测”,这不仅有利于解决教育一些领域公共服务产品短缺、质量和效率不高等问题,也有利于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高效合理的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体系和供给体系,使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加丰富优质便捷的公共教育服务。

  具体建议:

  1.转变政府管理职能。加大政府简政放权力度。深化教育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规范教育行政审批的管理制度。一要“确权”,从治理上厘清教育职能部门之间的权力边界,解决归属不当、推诿扯皮问题;二要“分权”,从法理上厘清组织、编制、人事部门的权力边界;三要“限权”,推行清单管理方式,开展负面清单管理试点,明确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不能做什么,推行责任清单,明确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履行的基本教育职能。

  2.加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建议将以下六项权利下放省级政府统筹:一是高等学校设置权,依法审批设立实施专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二是学科专业调整权,对区域内学科专业布局、质量监督的统筹规划和管理;三是招生计划下达权,成人高等教育招生计划总量,高职(专科)招生计划总量和地方高校高职(专科)招生计划等;四是中小学教师资格管理权,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资格认定;五是学校收费标准审批权,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学校收费标准;六是国际交流审批权,地方高校赴境外设立教育机构审批权等。

  3.创新教育立法体制机制。逐步建立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牵头主导立法的体制机制。健全立法机关和社会公众沟通机制,开展立法协商,充分发挥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在立法协商中的作用。在人大常委会及其专门委员会主导下,探索建立有关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专家学者等对立法中涉及的重大利益调整论证咨询机制,破解教育立法中存在的部门不一致导致的立法难题。建立教育一揽子法律修改机制,破解教育法律草案与其他法律相关规定不一致的问题。

  4.加强教育行政执法。一是要合理配置执法力量。建议根据不同层级政府的事权和职能,按照减少层次、整合队伍、提高效率的原则,在省市县三级教育行政机关合理设置教育行政执法机构。二是要加强执法队伍建设,特别是强化县级教育执法队伍。要按学生数或教职工数的比例配足执法人员,建议每万学生配1-2人。大力提高教育执法人员素质,严格实行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未经执法资格考试合格,不得授予执法资格,不得从事执法活动。三是要进一步完善教育行政执法体制机制。规范教育行政审核审批行为,规范教育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执法权力要与部门利益脱钩。四是要完善教育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度。实行教育行政执法案件经办人员责任制,谁办案谁负责。要建立教育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

  5.推进依法治校。一是要加快章程制定步伐。确定具体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使每个学校的依法治校有章可循,全面完成章程建设任务,实现一校一章程。二是加强依法治校工作评估考核。把依法治校的能力和水平作为政府、社会评价学校的重要内容和指标。三是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出台依法治校指标体系、考核办法。四是建立健全学校法律服务体系。推动学校法治工作机构建设和法律顾问制度建设。

  6.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研究制定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的若干意见,落实和扩大高校在招生、教学、专业设置、科学研究、国际合作、社会服务以及人财物等方面的办学自主权。扩大职业院校在招生、专业设置和调整、教师评聘、资源配置、收入分配、校企合作等方面的办学自主权。进一步落实和扩大中小学在育人方式、资源配置、人事管理等方面的自主权。

 

  7.强化教育督导。一是充实和加强督导机构、督导力量。加快建立完整的、相对独立的教育督导委员会及日常办事机构,将政府业务部门监督评价职能调整到督导部门。建立各级各类教育督导评估制度。二是要注重督政与督学并重、监督与指导并重。强化对政府落实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情况的督导检查,全面规范学校办学行为,继续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及时启动素质教育评估和办学水平评估,建立督导检查结果公告制度和限期整改制度。三是加快完善教育督导责任区制度。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全面提升教育督导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四是建立学校办学情况的绩效评估制度。强化对学校办学和社会专业服务机构服务质量的绩效问责。

  8.积极培育第三方社会专业组织开展教育评价。将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评价功能逐步转移到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将教育行政附属的教育评估机构、教育考试机构等事业单位逐步培育为独立第三方评价机构,也可以用购买服务的办法让高校、科研机构、行业学会、社会组织等参与进来,尽快形成一支专业教育评价力量。同时,加快相关法律法规建设,确保社会组织依法开展评价,独立承担相关责任。

  七、适应国家区域发展新战略,促进区域教育合作,建立长江经济带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和京津冀教育一体化改革试验区,实施“一带一路”国家来华留学生规模倍增计划。

 

  基本主张:

  深化区域教育合作是国际社会提升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举措,是促进教育协调发展的战略举措,也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建议“十三五”期间,建立长江经济带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和京津冀教育一体化改革试验区,成立跨区域教育委员会,统筹区域教育综合改革工作,深化次区域合作, 建立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同时,建议扩大“一带一路”国家来华留学生规模,实施“一带一路”国家来华留学生规模倍增计划;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重点,大力实施高等教育“走出去”战略。

  基本分析:

  第一,区域教育合作是国际社会提升教育水平的重要措施。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特别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推动以及世界贸易组织服务贸易协定的签定,有力促进各国教育的交流合作。早在 1988年,欧洲各国便意识到教育合作的重要性,各大学校长和负责人齐聚一堂,签署了着名的《大学宪章》,为未来跨国界的知识交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92年,欧盟签定了《马斯特里赫特欧盟条约》,将欧洲各国的教育合作推向一体化,在尊重各国文化教育多样性的基础上,通过统一规划和协调各国的高等教育体制、管理结构和课程设置,努力扩大其兼容性和认可性,实现学生和教师的自由流动。1999 年,欧洲29个国家的教育部长在意大利博洛尼亚正式提出了欧洲高等教育改革计划,宣布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并发表了着名的《博洛尼亚宣言》,拉开了博洛尼亚进程的序幕。该进程的总目标是整合欧盟的高等教育资源,建立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体系。到 2010年,签约国中的任意一所大学的毕业生的毕业证书和在校成绩都能获得其他签约国的认可,毕业生可以畅通无阻地在其他签约国家申请更高阶段课程的学习或者寻找就业机会。经过10多年的改革,博洛尼亚进程取得重要进展,促进了欧洲高等教育整体质量的提高,增强了欧洲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博洛尼亚进程成为国际社会通过加强区域合作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的成功案例。

  第二,深化区域教育合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当前,我国教育区域差距仍然较大,根据中国教科院《我国高等教育共同发展中的区域差距》(《研究与参考》(2014年第五期))研究表明“基于2006-2010 年的统计数据,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持续增长,人才培养结构有所改善,但各省毛入学率差异较大;高校教育经费增长较快,但各省份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差距悬殊,中部地区尤弱;高校教师学历层次不断提升,东部省份高校拥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比例较高;来华留学生规模增长较快,学历层次不断提高,生源地日趋多元化,北京、上海、黑龙江高等教育国际化整体水平较高;北京、上海、江苏高等教育综合发展水平在全国领先,中西部地区需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因此,深化区域教育合作,推动区域教育一体化发展是促进教育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

  第三,深化区域教育合作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迫切要求。随着国内区域经济合作的深入开展,我国跨区域教育合作方兴未艾。2008年9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区域改革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颁布,将长三角区域的一体化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2010年5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发《长江三角洲区域规划》,明确了将长三角区域建设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这一区域建设目标与发展定位,对长三角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需要,自2003年起,江苏、浙江和上海三省市签署《教育合作协议》,实现三地教育资源、人才的“ 无障碍”流动,教育方面的认可或评估可以互认。三地教育资源共享产生的叠加效应,促进了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

  具体建议:

  1. 建立长江经济带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和京津冀教育一体化改革试验区。根据《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和《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长江经济带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和京津冀教育一体化改革试验区,深化区域教育综合改革,全面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2.成立跨区域教育协调机构,统筹区域教育综合改革工作。成立长江经济带教育协调领导小组和京津冀教育协调领导小组,统筹区域教育综合改革工作,教育协调领导小组应有明确的法律地位和权威,在教育协调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对长江经济带和京津冀教育的发展进行规划,实施各项政策。成立长江经济带教育协调办公室和京津冀教育一体化办公室承担教育协调组日常工作,设在教育部发展规划司或综合改革司。

  3.深化次区域合作, 建立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在长江经济带建立长三角、长江中游城市群、长江上游城市群三个次区域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促进教育资源、大型科研设备、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以及教师培训资源的跨区域共享。促进京津冀教育一体化发展,促进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特别是发挥北京和天津优质教育资源丰富的优势,全面带动河北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

  4.扩大“一带一路”国家来华留学生规模。建议进一步优化留学生结构,在继续积极接收发达国家留学生的同时,重点扩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我国政府奖学金名额要进一步扩大并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倾斜,增量部分主要用于沿线国家的来华留学生。建议实施“一带一路”国家来华留学生规模倍增计划,到2020年,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规模比2015年翻一番。

 

  5.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重点,大力实施高等教育“走出去”战略。建议一是加大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教育产业投资。为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发展积累广泛的人脉,发现培养一批以中青年为主的“知华”“亲华”“友华”力量,争取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扩大国际影响。二是到“一带一路”国家开展合作办学或办分校。培养“一带一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紧缺人才。三是到“一带一路”国家办教育培训机构。目前,“一带一路”沿线的中国企业有1 万多家,但企业和高校合作办学的还不多。建议加大培训的灵活性,方便选择。努力做到培训围着项目走,项目建在哪儿,培训做到哪儿,把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与项目建设密切结合起来。

  八、逐步建立起由总量保障到标准保障的教育投入稳定增长体制,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供物质基础。

  基本主张:

  教育标准保障是发达国家教育投入保障的重要趋势,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的要求,也是我国教育进入以提高质量为主题的新阶段的现实需要,建议“十三五”期间,建立各级各类教育基于质量标准的教育财政拨款标准,并随着财政实力的增长,不断提高;强化政府责任,落实“三个增长”,明确规定教育财政支出应不低于地方财政支出的15%,并将其纳入教育法;制定民办教育分类标准,推动民办教育分类发展;完善投入监督机制,提高教育投入绩效和使用效率。

  基本分析:

  第一,教育标准保障是发达国家教育投入保障的重要趋势。根据北京师范大学王善迈教授的研究,教育财政充足有不同的思路和观点,一种是以教育产出作为度量充足的标准。这一思路又有两种观点,一是从宏观角度,以教育培养的后备人才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是否相适应为度量标准(厉以宁等,1988)。二是从微观层次上,以教育产出质量即以学生学业成绩为度量标准(以美国为代表)。另一种是以教育投入量为度量标准,对此也有两种观点,一是以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和教育经费“三个增长”作为度量教育财政充足的标准(王善迈,1984)。二是以教育投入是否达到各级各类教育办学标准作为度量教育财政充足与否的标准(王善迈,2009)。以上两类保障方式从根本上看可概括为总量保障和标准保障两种不同的方式,从发展的角度看,随着教育发展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公平与质量成为教育发展的核心价值诉求,建立在以质量标准为基础的教育拨款标准将成为衡量教育财政充足的主要评价内容。从世界公共教育资源配置的历史选择看,通常遵循从“效率优先”到“公平优先”,再到“联系效率考虑公平”,即财政充足和财政公平。充足是指达到一定教育目标所需的最底线投入,充足标准超越公平标准,将教育质量和教育发展目标作为确定经费投入的关键标准。比如,美国从追求公平的年代向追求充足的转变过程,被称为美国基础教育“新”财政。

 

  第二,教育财政投入与国民生产总值脱钩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的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清理规范重点支出同财政增幅或生产总值挂钩事项,一般不采取挂钩方式”。正如财政部长楼继伟所指出的“支出挂钩机制在特定发展阶段为促进有关领域事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不可避免地导致财政支出结构固化僵化,肢解了各级政府预算安排,加大了政府统筹安排财力的难度,全国财政从中央到县四级都要求挂钩,不符合社会事业发展规律,容易引发攀比,部分领域甚至出现财政投入与事业发展“两张皮”、“钱等项目”、“敞口花钱”等问题。这也是造成专项转移支付过多,资金投入重复低效的重要原因。” 据统计,2012年与财政收支增幅或GDP挂钩的重点支出涉及7类、15项规定。当年仅财政安排的上述7类与财政收支增幅或GDP挂钩的重点支出就占全国财政支出的48%。因此,随着教育财政支出与GDP脱钩,总量指标难以成为保障教育投入稳定增长的核心指标,迫切需要建立以标准为保障的新的教育财政投入机制。

  第三,总量指标难以评价省域教育经费合理程度。我们对2008年各省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进行了分析,占比高的主要是西部地区,前十位分别是:西藏(12.12%) 、贵州(6.46%) 、甘肃(6.19%)、青海(5.38%)、新疆 (5.10%)、云南 (4.96%)、宁夏 (4.78%)、海南 (4.57%)、四川 (3.88%)、广西 (3.77%),占比低的主要是东部发达地区,后十位是:山东(1.86%)、江苏(2.09%)、广东(2.18%)、天津(2.22%)、浙江(2.41%)、湖北(2.48%)、福建 (2.55%)、内蒙古 (2.57%)、河北 (2.61%)、上海(2.61%)。但实际上,东部发达地区人均教育经费远高于西部地区。同时,总量指标也难以反映各教育资源的公平程度,建立以标准保障为核心的教育财政保障体制将为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提供根本制度保证。

  具体建议:

  1.建立各级各类教育基于质量标准的教育财政拨款标准,并随着财政实力的增长,不断提高。加快研究制定各类教育的质量标准,建立基于质量标准的教育财政拨款标准。标准包括国家标准和省级标准,标准既要考虑教育发展、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提升的要求,也要考虑财政供给可能。标准是动态的、逐步提高的。

  义务教育建立基于生均拨款标准的财政投入机制,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整合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城市义务教育奖补政策,建立统一的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非义务教育建立基于生均拨款标准、教育专项经费和教育成本合理分担以及社会投入相结合的教育投入机制。学前教育建立健全基于生均拨款标准,鼓励社会投入,家长合理分担,以县主为、以财政投入为主,保安全、保工资、保运转、保发展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普通高中实行基于生均拨款标准,以财政投入为主,其他渠道筹措经费为辅的机制。中等职业教育实行基于生均拨款标准,政府、行业、企业及其他社会力量依法筹集经费的机制。高等教育实行基于生均拨款标准和竞争性专项经费的以举办者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培养成本、学校设立基金接受社会捐赠等多元化筹措经费的机制。

  2.强化政府责任,落实“三个增长”。严格按照教育法律法规,年初预算和预算执行中的超收收入分配都要体现法定增长要求,保证教育财政拨款增长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明确规定教育财政支出应不低于地方财政支出的15%,并将其纳入教育法。研究制定各级政府教育投入监督检查办法,建立各级政府教育投入公告制度,建立政府教育拨款增长的考核监督和责任追究机制。

  3. 加快制定民办教育分类标准,推动民办教育分类发展。加快制定民办学校分类标准和实施办法,实行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教育机构的分类管理,对两类民办学校在财税、土地和闲置固定资产转让、金融等方面采取差别化的支持政策,将财政支持列入财政预算,从而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办学和捐资办学,增加教育服务供给。

  4. 完善投入监督机制,提高教育投入绩效和使用效率。进一步细化部门预算编制,编实项目经费支出,提高预算执行率。建立并不断完善教育经费基础信息库,提升经费管理信息化水平。坚持依法理财,严格执行国家财政资金管理法律和财经纪律。建立高等教育拨款评估咨询委员会,建立健全高校办学经费使用评价机制。坚持勤俭办学,严禁铺张浪费,建设节约型学校。加强教育专项经费投入的绩效评价,扩大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范围,健全绩效评价配套制度,确保财政资金使用安全、规范、有效。

  九、大力推进智慧教育,全面提升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

  基本主张:

  当前,智慧教育成为各国教育竞争的重要领域,成为各省建设教育强省的重要抓手,成为助力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引擎。建议进一步加强智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智慧教育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全面提升智慧教育应用能力、加强在线开放课程建设。

  基本分析:

  智慧教育是指在教育领域(教育管理、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其技术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基本特征是开放、共享、交互、协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的贺信上明确提出,“我们将通过教育信息化,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数字差距,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让亿万孩子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通过知识改变命运。”当前,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生产、生活、学习方式,深刻影响世界发展的前景。智慧教育越来越成为各国教育竞争的重要领域,成为建设教育强省的重要战略手段,成为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引擎。

  第一,智慧教育成为各国教育竞争的重要领域。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智慧教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趋势。发达国家通过制定促进教育信息化的规划,进一步巩固在教育信息化领域的领先地位。1996-2010年,美国颁布了《帮助美国学生为21世纪做好准备:迎接技术素养的挑战》、《变革美国教育:技术推动学习》等四个国家教育技术规划,实现教育技术的飞跃;2010年5月,欧盟正式发布了“数字化议程”五年计划,推动宽带网络全覆盖、教育培训现代化。发展中国家加快了智慧教育建设的步伐,印度出台《信息技术行动计划(1998-2008)》和第十一个五年计划,支持ICT开展;巴西制定《E—brazil发展战略》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

  第二,智慧教育成为各省建设教育强省的重要抓手。自2010年国家以来,全国多省(市)提出要建设“教育强省(市)”,智慧教育成为建设教育强省(市)的战略抓手。上海提出,要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深度应用,为每一个受教育者营造“老师总在我身边”的信息化学习环境;江苏在加速实现“两个率先”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的支撑和保障作用,为率先建成教育强省服务;广东明确教育信息发展目标,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处在全国前列。湖北、安徽作为全国教育信息化试点省份,正大力推进智慧教育建设。

  第三,智慧教育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因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推进智慧教育有利于缩小城乡学校之间的数字鸿沟,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利于以信息化手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因此,以智慧教育带动教育现代化是实现《纲要》目标的战略选择,是助力我国基本实现教育化的重要引擎。

  具体建议:

  当前,推进智慧教育要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丰富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大力推进在线教育。

  1.进一步加强智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快制定基础设施建设标准。编制“中小学校宽带网络校校通标准”、“中小学现代教育装备标准”、“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标准”。二是优化校园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探索“政府规划引导、企业参与建设、学校购买服务”的机制,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省级统筹、多方投入、分级推进”的原则,以服务换投入,广泛调动地方、企业、社会深度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三是探索建立基础设施社会化支撑服务体系。按照“政府引导、学校购买、公司运维”的思路,引入市场机制,探索企业提供基础设施支撑服务的机制和模式。推进社会化服务改革试点,完善相关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学校电教人员开展跨校服务。制定运维经费标准,构建运维经费保障机制。

  2.加强智慧教育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创新公共教育平台建设模式,以县域以上为单位走集约化与集成化建设道路,停止以学校为单位进行教育平台开发,学校只是作为县域信息技术服务的一个用户。一是建设基础教育公益性数字教育资源。通过企业竞争提供的方式,采取购买教材同时购买配套资源,或购买教材并配套包年免费使用资源的办法,从政策安排上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基础公益性数字教育资源的建设问题。二是建设特色明显的职业教育资源库。探索“政府引导、校企合作、科研院所参与”的资源建设模式,分期分批建设视频与虚拟仿真实训软件同步优质网络课程资源,建设专业特色资源库,形成良性的生成性资源管理和共享机制。三是促进优质高教资源共建共享。支持本科高校组建“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在专业建设、教育教学与管理、师范生培养等方面,鼓励和支持师范院校开展基于网络的合作,共享优质教师教育资源。

 

  3.全面提升智慧教育应用能力。 一是切实以“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为抓手,充分利用数字教育资源开展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汇聚、形成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二是针对教师能力水平差异和个性化需求,设置分层级的立体式培训体系。创新培训方式,重视学用结合,开展以教学实践能力为导向的教师培训。三是组织教科研队伍、专家、名师等将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教研、管理活动创新作为课改的重要内容,开展信息化教学新模式、新方法的研究与应用。鼓励具备信息化条件的地区和部分优质学校,大胆创新,形成可示范、可复制的教育教学模式和案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4.加强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实施“互联网+教育”战略,加快推进大规模在线教育。创新教育信息技术研发模式,培养一支教育专家、技术专家和教学专家组成的三结合信息技术研发队伍。一是建设一批国家认定的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公共服务平台。支持具有学科专业优势和现代教育技术优势的高校,以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受众面广量大的公共课和专业核心课程为重点,建设适合网络传播和教学活动的内容质量高、教学效果好的在线开放课程和公共服务平台。二是加强在线教育平台国际交流。通过在线开放课程公共服务平台和境外平台积极对外推广我国优质课程。引进国外反映学科发展前沿且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的自然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等学科优质在线教育课程。三是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认定和学分管理制度创新。研究制订在线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价办法和学生修读在线课程的学分认定办法,推动开展在线学习、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等多种方式的学分认定、学分转换和学习过程认定。

  十、加大全社会教育资源统筹力度,加快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基本主张:

  建设学习型社会已成为全球共识,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证,是实现《教育规划纲要(2010--2020)》目标的迫切需要,建议“十三五”期间,加大全社会学习资源的统筹力度,出台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顶层设计,加强学习型社会组织管理机构建设,加强学习资源和学习平台建设,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学习型社会专门队伍建设,发挥各级电大(开放大学)在建设学习型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健全城乡社区教育网络。

  基本分析:

  学习型社会就是通过构建相应的体系、制度和氛围提供、促进和保障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社会。从体系上看,就是要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为学习型社会提供服务;从制度上看,就是要建立包括学习注册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学习考核制度和多种证书制度等的建设,鼓励人人学习,处处学习,时时学习,使得人们在各种不同时间、地点和机构的学习成效,都能得到相应的考核和认证,并能得到社会的承认。从氛围上看,就是要构建一种创新文化,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开拓创新的精神、追求卓越的精神、自强不息的精神,进一步加强宣传力度,为学习型社会提供良好氛围。建设学习型社会是当今时代的潮流,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障,也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

  第一,建设学习型社会已成为全球共识。人类社会发展史充分表明,社会发展最终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不同的生产力发展阶段,必然造就出相应经济属性的社会。农业社会,是原始经济向农业经济转化发展的产物;工业社会,是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化发展的产物。当今时代,随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工业社会正让位于伴随着信息革命崛起而形成的知识型社会。这种转变,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在这样的背景下,“学习”的重要位置被前所未有的凸现出来。人们开始意识到,只有不断学习、终身学习,才能适应并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才能保持人与社会的动态平衡。于是,随着知识社会的出现,相应的“学习型社会”理念被提了出来,并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所接受,作为教育和社会改革的方向和目标。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国政府就提出终身学习“关系到英国的命运和前途”的战略性观点。1998 年,英国政府先后发表了《打开通向学习型社会之门》和《学习的时代——一个新的不列颠的复兴计划》绿皮书,不仅提出了英国学习社会的宏伟构想,而且明确了全面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社会的实现路径,大大调动了各级政府和组织倡导学习的积极性,成为全面推进英国学习社会建设的纲领性文献。1998 年,韩国《终身教育法》正式实施,使韩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的世界上第三个为终身教育专门立法的国家。因此,建设学习型社会成为世界各国应对知识社会挑战的重大战略,逐步取得全球共识。

  第二,建设学习型社会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取决于全民族文化水平的提高、取决于全民族创新能力的空前激活、取决于人力资源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些都离不开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学习型社会突出特点就是全民学习(全民教育)、终身学习(终身教育)。在学习型社会,学习是一种生活方式,教育已经不再是单一的学校教育,也摒弃了以往学历教育为主的教育观念,个体可以根据需要随时随地多渠道的进行学习。学习型社会,教育途径、教育手段多样化,人才成长有良好的社会环境与条件,人才可随时回炉再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必然形成人人都能成才、人人都做贡献的良好局面,才能最大限度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提高人均受教育年限、提升社会创新能力,才能最终实现中国梦。

  第三,建设学习型社会是实现《教育规划纲要(2010--2020)》目标的迫切需要。《教育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了“两基本一进入”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十二五”以来,我国学习型社会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学习网络逐步建立,学习平台建设广泛开展,学习方式不断创新,学习型组织建设发挥了典型示范作用,但从总体看,学习型社会仍然相对满后,存在一些制约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制度性障碍。从教育内部看,中西部地区学习型社会建设相对落后,特别是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是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明显短版;从全社会来看,社会教育资源的统筹力度不够;从教育管理部门看,学习型社会建设制度供给严重不足,缺乏科学的学习型社会评估监测指标体系,使学习型社会建设没有明确的目标指向、也难以检验建设成效。因此,“十三五”期间亟待加强制度创新,不断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具体建议:

  1.加大全社会学习资源的统筹力度。建议成立由中央政治局常委牵头,由中宣部、中组部、文明委、发改委、教育部、人社部、财政部、民政部、农业部、文化部、国资委等单位组成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教育部。负责制定规划、统筹资源、指导督查、推进实施全民终身学习培训和学习型组织创建等任务。

  2.出台学习型社会建设顶层设计。研究出台全社会教育资源向社会开放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基本原则、服务范围、重点措施和实施步骤。建议《指导意见》报中央深改组批准后,由中办国办发布实施。

  3.加强学习型社会组织管理机构建设。进一步加强学习型社会职能部门的建设。建议成立终身教育司,承担国家学习型社会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推动学习型社会各项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研究出台支持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加快建立“学分银行”制度;加大学习型社会建设经费投入,设立终身学习的专项经费。

  4.加强学习资源和学习平台建设。要建立一个多层次开放的教育资源平台,为不同群体终身学习提供服务。一是要加强规划,出台《社会学习平台和社会学习资源建设规划纲要》,建设系列化的社会学习平台,编制“中国特色的社会学习资源体系框架”。二是建立推进社会学习平台和学习资源建设长效激励机制。建立和完善对优秀社会学习资源的征集、评选、推展、出版、奖励等制度。建立和完善社会学习资源建设项目的招投标制度,或建立以质论价,政府或使用单位(组织)购买社会学习资源产品制度。

  5.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学习型社会专门队伍。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终身教育工作者队伍,包括社区教育工作者、企业教育培训师、干部教育培训师、社会教育培训师等。一是在师范大学开设终身学习专业,培养终身学习的专门人才;二是完善终身教育工作者职业成长路径,如专业岗位设置、确定岗位编制、制定岗位专业职务系列等;三是设立和实施“终身教育工作者培训项目”,尽快制定终身教育工作者队伍的政策法规,促进终身教育工作者专业化。

  6.发挥各级电大(开放大学)在建设学习型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努力实现电大向开放大学的转变,由过去开展学历补偿教育和非学历培训,逐步转变为面向全体社会成员开放的学习中心。

  7.建立健全城乡社区教育网络。引导各地完善区(县)、街道(乡镇)、居委会(村)三级社区教育网络。面向社区成员广泛开展科技文化、文明生活和休闲文化教育,面向进城务工人员开展职业技能、文明素养和行为习惯的教育培训,面向残障人士等困难群体开展公益性职业教育培训。农村社区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科技和扫盲教育。继续大力加强社区教育实验区、示范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