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进网

湖北民进网
基层组织是民主党派工作的基础,是党派大厦整体建设的重要基石,是基层会员与省委会组织联系的纽带和桥梁。基层组织履职能力建设是个涉及多方面因素的综合性大课题,需要我们在新的形势下不断探讨研究。
民进湖北省委会现有会员4740人,市级组织10个,基层组织243个,其中基层委员会9个,总支委员会15个,支部218个。近年来,民进湖北省委会全面学习贯彻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贯彻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精神,认真落实民进十一大作出的工作部署,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为主线,深入贯彻落实民进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精神,按照《民进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组织建设的意见》的要求,以在全省基层组织中“五个一”活动为抓手,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开创了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新局面。在加强基层组织履职能力建设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主要做法和基本经验
一是以组织发展为基础,为履职提供人才资源。省委会采取组织发展指标逐级分解的工作方式,每年年初将组织发展工作分解到各市委会、市委会分解到各基层组织、基层组织分解到负责组织发展相关负责人员。省委会对组织发展工作成绩突出的基层组织和个人进行表彰,对先进基层组织授予“筑巢奖”,对先进个人授予 “伯乐奖”,以奖励他们组织发展工作中作出的突出贡献,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同时,建立了在常委会通报各级组织会员发展完成情况制度。这种将责任、奖励、通报制度“三合一”的方式,调动了基层组织负责人的工作积极性,成绩显著。2015年,全省发展会员249名,具有中高级职称205人,占82.3%。发展的会员中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和县处级干部等一批高层次人才。
二是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强化多岗锻炼。省委会严格贯彻落实对口联系制度,领导班子成员分赴对口联系的市委会,对各市委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学习实践活动进行调研和指导,及时发现、宣传市级组织、基层组织工作的好做法、好经验。帮助反映和协商解决基层组织在履职能力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省委会坚持“人才强会”的原则,不断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在管理、培养、选拔任用、考核评价及进退等方面建立健全机制。建立省、市、基层组织三级后备干部人才库、全省参政议政人才库。每年举办市级组织专职干部研讨班、新会员培训班;推荐基层组织骨干会员参加中共中央统战部、民进中央、中共湖北省委统战部等单位举办的培训班、进修班等。加强与中共党组织沟通,推荐优秀会员任政府实职或挂职锻炼,有会员任武汉市教育局局长,有会员任武汉工程大学副校长,等等。
三是以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在基层组织广泛开展“五个一”活动。省委会在全省各基层组织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全面推进基层组织建设。2014年,积极响应民进中央“以组织建设为年度工作主题的号召”,为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全省各基层组织广泛开展“五个一”(各级基层组织要组织一场“读一本好书,添一份力量”读书交流会;组织一回会员学唱“同心歌”;开展一次主题调研活动;提交一篇高质量的社情民意信息或建议;发展一批高层次人才入会)活动,并将武汉市委会和宜昌市委会作为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试点,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各基层组织通过广泛开展“五个一”活动,结合各自实际情况,着力做好履职能力提升工作。不少会员尽心履职,交出了满意答卷。如,民进荆门市文化出版支部认真细致进行调研工作,在弘扬中国书法等课题上积极参政议政,促成写字教学纳入中小学课程;武汉大学基层委员会到随州开展扶贫义诊活动,为当地贫困学校捐赠计算机60台构建微机房,还联合当地医务工作者开展大型义诊活动,受到当地群众的高度好评;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常务副院长、民进华中师范大学委员会副主任杨亚东荣获2016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民进湖北大学委员会会员张江荣获“湖北青年五四奖章”。
四是以机制创新为动力,调动会员履职积极性。基层会员的履职智慧来自于岗位实践。以参政议政工作为例,为激发他们履职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履职自觉性和履职能力水平。省委会通过创新工作机制,建立了包括培训、分析、通报、奖励在内的一套完整工作机制,包括对参政议政工作进行分析,通过开门亮相、查摆问题,促使不断改进、赶超争先。同时,完善奖励办法,提高奖励层次,实现奖励范围全覆盖。除新增“参政议政贡献奖”,还专门针对基层组织,增设了“市级组织参政议政十佳优秀成果奖”。这种被称为“一竿子插到底”的工作方法,形成了以省委会领导挂帅、调研室负责、专委会为依托、专家学者为骨干、广大会员积极参与的新局面。不仅调动了全省会员的履职积极性,也取得了很大实效,涌现了不少“参政议政新秀”。如,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支部会员、材料与化学学院副教授沈毅撰写的《建议高度警惕我国石墨产业存在的问题》被中央统战部《零讯》采用,获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批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民进湖北省委会的基层组织履职能力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新成绩、新突破,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组织发展仍然不够,履职人才有待扩充。组织发展工作的好坏决定了基层组织履职能力的高低。全省各级组织在组织发展上虽然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发展仍然不够。主要体现在三点:代表人士发展不够;会员发展界别分布不均衡;发展地域有待扩展。
二是基层组织活动方式单一、活力不足、能力欠缺仍然存在。部分基层组织领导班子成员身兼数职、工作繁忙,开展基层组织活动较少;部分基层组织无固定的活动场所,也缺乏必要的活动经费;有的基层组织老会员较多,有的甚至失去联系,导致组织生活难以开展,开展调研、参观等活动困难;有的基层组织争取党组织的支持力度不够,缺乏党组织的关心和指导;有的基层组织开展活动不能创新活动方式,致使活动单一,会员参与热情不高,导致基层组织的活力明显不足。
三、下一步工作举措
下一步,民进湖北省委会将在继续深入推进学习实践活动中,以“重学习,‘走基层,知会情,促发展’,开地域,重特色,推楚才,‘五个一’”为工作主线,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履职能力建设工作。
一是全员参与,发现、争取优秀党外人士入会。省委会将通过完善制度机制,提升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省委会进一步完善组织发展的计划安排、完成情况通报、总结表彰工作机制,努力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有效管用、简便易行的组织发展工作制度体系,以巩固全省组织发展大格局。各级组织建立相应层面无党派高层次代表人士名单,物色好无党派代表人士;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亲自做高层次代表人士的发展工作;骨干会员积极发现,主动争取发展;全体会员积极推荐无党派代表人士给各级组织,巩固全省“各级领导班子负责人亲自抓,领导班子成员带头抓,骨干会员主动抓,全体会员参与抓”的工作格局。组织发展重视界别特色,优化队伍结构。领导班子成员定期到文化、出版单位,中小学校党委部门走访,争取相关单位对发展会员的帮助和支持。保持民进界别特色,重视发展比较薄弱的界别人才,集中力量在在文化和出版界中,探索发展企事业单位相关人才以及民营书商、个人文化工作室创业人员;在基础教育界的校领导、骨干教师中积极物色发展会员。
二是完善制度,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省委会将着眼于省、市、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建设,完善培养成长体系,开展“民进楚才成长工程”。按照推荐遴选、强化培训、跟踪管理、会内任用、推荐任职、系统推进的总思路,通过培训、推荐交流挂职、参与参政议政和社会服务工作等培养途径,发现和锻炼人才,以各级组织换届为契机,培养使用一批后备干部到各级组织的领导班子中,培养推荐一批后备干部到各级政府实职岗位。做好人才储备和管理,健全科学选人用人的制度。完善省、市、基层组织三级后备干部人才库,完善全省参政议政人才库存,对后备干部人才库、参政议政人才库实施动态管理和分管理,统筹考虑民进特色、人才结构和年龄梯次,积极与有关部门协商,定期进行筛选和调整,为各级组织顺利换届,做好人才储备和管理。
三是多措并举,加强基层组织“三力”建设。“三力”就是基层组织的活力、凝聚力和履职能力建设。2016年是市级组织和省直属基层组织换届工作年,省委会将以换届换代为契机,全面加强基层组织“三力”建设。省委会领导班子将深入基层组织调查研究,与基层组织班子成员、会员座谈,加强与所在地及单位党委和统战部门的沟通。为各基层组织配好班子,选有较强政治水平、组织能力和一定群众基础的同志任“班长”,并配好班子成员。严守换届纪律,规范基层组织选举,按照换届的规定程序,做好换届选举工作。加强与所在单位党组织的联系沟通,帮助反映和促进解决基层组织的困难和问题,为基层组织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同时,省委会将坚持深入基层,听取基层会员对各项工作的意见建议。加强对基层组织组织建设的帮助和指导,在全省基层组织中继续深入开展“五个一”活动,推动基层组织和会员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学会章会史、做合格民进会员)活动。在基层组织中开展“我身边的先进”宣讲活动,鼓励和支持会员结合本职工作,开展调研,建言出力。
(作者:唐瑾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湖北省委会专职副主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