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民主促进会湖北省委员会网站!

民进网

湖北民进网

首页 > 图片新闻

随人随国说“随学”

发布时间:2020-05-18来源:民进随州市委会 翟金凤 浏览量:9535
【字体大小:

QQ图片20200518152528        5月13日下午,民进湖北省委会统战理论研究小组副组长、随州市委会理论研究专委会主任、随州市人大常委、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王文虎以“隋文化研究与随学”为题在市图书城用网络直播方式分享自己对隋文化和随学的看法。

        在近一个小时的讲座中,王会长深入浅出、有理有据地讲述自己关于随学与隋文化多年的研究和想法。

        首先,王文虎从考古学角度诠释了随州文化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时期是新石器时代,是随州文化的初成期,代表人物是传说中的炎帝神农氏;第二时期是青铜器时代,是随州文化的发展期,代表人物是伟大思想家季梁;第三时期是战国晚期时代,是随州文化被楚文化影响期,代表人物是曾侯乙。                      

        接着,王文虎对“随州学”和“隋学”具体概念进行深入探讨。主要是关于随州文化、荆楚文化等一些概念,提出曾随文化不等同于曾文化也不等同于随文化。曾文化是考古层面文化,随文化是文献层面文化,而近两年当地出土的文物,不仅挖出“曾”字,也挖出“随”字,它们合在一起共同构成曾随文化。

        在阐述各时期学者对随学的研究时,王文虎说,学人对随州文化研究始于战国时期,韩非子将随文化上升到言论高度。唐代李白提出“褒随论”,他第一次提出“随州是炎帝神农故乡”,把随文化描绘成重要文化,他是随州文化史的开创者。到北宋时期欧阳修提出“陋随说”,构成随州文化发展阶段,他认为随州文化没有什么东西。两者构成随州文化“有无论”。其他学者对随州文化也很关注,晚清学者杨守敬以及鲁迅先生对随文化也有研究,研究发现“随”和“隋”从古代到现代都是同一个字,“隋”是“随”的简写。 1978年是随州文化研究一个非常重要的契机,这个时候出土了曾侯乙墓,一些研究专家写了一大批研究论文和论著。曾侯乙编钟文化是音乐文化史上的活书,中国科技史上的活书等。它里面包含着一系列的文化元素,文化内涵,需要我们去进一步挖掘。

        1987年美籍华人周共·王德樵把一幅炎帝神农像从美国购买下来辗转献给了炎帝神农故里,从此,随州炎帝神农文化就开启了自己的历史进程,开始正式有组织地对炎帝文化进行研究,发表了关于炎帝文化的理论文章,所谓炎帝学被确定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后续龙头。

随州文化已经成为炎黄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专著从随州文化研究当中引出了重大成果、珍贵发现、辉煌成就。王文虎说,以方面我们应该看到这些成果的辉煌,另一方面是这些成果有待进一步发展,更应深入探讨。如:在随州这个地方为什么会产生炎帝神农文化?为什么会产生季梁这样的大思想家?为什么会产生编钟这样深刻的历史文化?应该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将成果意识转化为问题意识,这样对随州文化的研究就不再满足于建设性的,而是立足于探究性的。随州文化研究是一篇大文章,但是目前我们研究随州文化的人把它分成了两块,一块是炎帝神农文化,一块是编钟文化。研究编钟文化的人很少研究神农文化,认为炎帝神农只是个传说,和编钟文化没有什么关系。研究神农文化的人也很少结合曾侯乙墓里的那些文化符号来研究神农文化,它们其实是一篇文章的两个章节。

        随学就是把神农文化和编钟文化融合在一起,使随州地区的地域文化变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这就是随学。相关著作有《随州文化探源》、《随州文化史》、《炎黄精神论》、《炎黄国祭论》等。

       此此活动是随州市全民阅读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在随州图书文化城举办的第二场关于随州文化研究宣讲活动,王文虎同志是这两次讲座的主讲人。他本人就是随州人,对随州文化有二十多年深入研究,可谓厚积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