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民主促进会湖北省委员会网站!

民进网

湖北民进网

首页 > 省委会要闻

周洪宇:做好孩子防溺水的前半篇文章

发布时间:2020-06-28来源:中国应急管理报 浏览量:2560
【字体大小:

微信图片_20200628145153

        重庆8名落水学生不幸溺亡的事件令人悲痛,如何减少、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做好学生安全防范工作?记者就此采访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进湖北省委会主委、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周洪宇。
        提升安全教育专业化水平
        “当前,我们的生命教育、安全教育、应急管理教育的内容虽然在教材中有所体现,学校也开展了一些教育活动,但是系列化、制度化、规范化、专业化还不够。”周洪宇说,日本的校园安全教育就具有两个特点:一是系列化,安全教育贯穿幼儿园到高中,只要孩子进了幼儿园,安全教育就开始了,并且学校会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分类开展教育;二是专业化,除了细致列出每类灾害的不同应对方法,学校还会邀请有相关经验的人员来校授课。
        “我国相比日本,大多数地方的安全教育连续性不够,而且大多由非专业的校内老师来讲课,系统化和专业化水平都不高,这就导致学生学得不深不透,一旦遇到突发事件,很难及时、准确应对。”周洪宇说,有必要学习借鉴先进的教育理念,使学校安全教育更加系列化、规范化、专业化,让安全教育真正能伴随学生一路成长。
        除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缺失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周洪宇表示,很多家长不是不懂安全的重要性、野游的危险性,但认为溺亡悲剧偶然性大,不会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这种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有时是致命的,同时也凸显了一个问题——不仅是未成年人,很多成年人的安全意识也很淡薄,应急知识也较为匮乏。孩子外出时,很多家长总会叮嘱“注意安全”,却不能指导孩子学习规避生存风险的方法和技能。
        建立多方协同应对机制
        夏季是儿童意外高发期,特别是暑假期间。根据最新的《中国青少年儿童伤害现状回顾报告》,2010年至2015年,每年有超过5400名儿童死于意外伤害,平均每天有15名儿童丧生;意外伤害一直是我国0岁至19岁青少年儿童死亡的首要原因,占所有死亡原因的40%至50%,而溺水更是第一位的死因。
        “每年溺水事件接二连三发生,可事件发生后,除了相关部门发文要求加强检查,难有下文。可要知道,预防才是避免事故最有效的手段,可现在我们的事前防范手段较少。”周洪宇表示,目前政府、学校、社会等各方都做了不少工作来防范学生安全事故,但大多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没有形成合力,效果十分有限。
        他认为,防范青少年安全事故是一项系统工程,有必要构建一套多方协同应对的常态化机制,并搭建一个平台,成立青少年学生安全委员会之类的机构,由政府主导,定期研究。特别是寒暑假期间,这个平台应该充分发挥作用。
        这个平台要囊括地方政府、学校、社区、家长、社会组织等相关力量,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家长要发挥主体作用,学校、社区等也应该根据自身实际发挥相应作用,抓好安全宣传教育、加强巡查检查、做好设备设施储备,全社会各方面都行动起来,才能避免悲剧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