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题:建立高中教育(含中等职业教育)贫困资助的建议
发布时间:2003-08-01 来源:aa
案题:建立高中教育(含中等职业教育)贫困资助的建议
案由:
随着人民生活的不断富裕,党和政府对社会上弱势群体越来越关注,尤其是贫困学生。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帮困体系。各高校基本上都不同类型的奖学金、学生贷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等相关政策,上万名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获益。我国的义务教育政策正在进一步完善,然而国家正义对高中教育的关注程度相对薄弱,由于高中及高中职业和其它中等职业教育已不是义务教育,每年的学杂费并不低,普通高中指令性计划学杂费,每学期平均约1100-1500元,职业学校的学费更高,对于贫困家庭特别是农村学生仍然非常困难。
随着市场经济多元化发展,市场需要各式各样的人才,高中教育也倍受到企业的重视,中等教育人才将成为社会的高级蓝领。因此政府不应忽略高中教育,应当同重视高等教育一样重视高中教育。当前我国高中毛入学率只有43%,职业教育入学率也不尽如意,城市在校贫困高中生每校平均约7.5%,农村比例更大,家庭贫困是部分学生失学的原因之一。当前我国一些省市已出台了高中贫困生资助方案,源北武汉市拿出约1000万元扶助高中贫困学生;辽宁鞍山市建立长解困助学基金,多方筹措资金1154万元,解决全市5000名困难家庭子女就学难的问题。
建议:
国家教育部建立高中教育(含中等职业教育)贫困资助体系,让全国的高中和职校学生不再因贫困失学。
1、制定长期的解困基金筹措方案。政府出资;动员社会力量捐资;争取港、澳、台胞及国际友人捐助等多方位开辟多种渠道筹资。
2、确定资助对象。农村、城市特困学生和具有低保证的学生。学生提交有关证明(低保证、街道或居委会和村委会出示的特困证明、中小学校或教师出示的特困证明等等)。
3、申请程序:由学生或家庭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由学校核查学生的真实情况后报教育部门审核确定发放资助资金。
4、资助金额:按照普通高中指令性计划学费标准为基础,根据各地区的具体情况确定具体金额。对特困生还要资助生活补助费。
5、资助方法:学校可采取攀种形式,在发放基本助学补贴基础上,设立政府奖学金,开展各种奖励形式;对部分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建立优秀奖、激励奖;对学习成绩一般的贫困学生实行鼓励奖或进步奖,还可设立单项奖学金,对某一学科突出的贫困学生进行单项奖励,引导贫困学生努力学习,勤奋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