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民主促进会湖北省委员会网站!
 
加入收藏 登录
当前位置:首页 > 洪宇视点

经济观察报:中国教育应该构建立交桥思路

发布时间:2014-03-18  

 

  全国“两会”期间,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表示要“推动一批地方高校转为应用技术型”。此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创新职业教育模式时也提出,要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

  如何看待地方高校的转型?“两会”期间,经济观察报记者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周洪宇。

  高校转型发展

  经济观察报:袁贵仁部长提出“推动一批地方高校转为应用技术型”,如何看待这种转型?是本科高校向高职高专、技术性学校转型吗?

  周洪宇:这个理解是不正确的。它所指的是一部分三本学校,基本上是省属高校、本科院校,比如说江汉大学的发展方向就是本科性的、紧密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应用性地方高校,而并不是所谓职业技术学院。

  本科应用型大学和职业技术院校是不同的类型,有不同的发展方向。像江汉大学早期是两年制的职业型院校,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学科门类齐全的地方院校。那它下一步的目标不是要成为研究型大学,而是紧密地围绕着为武汉市的经济发展服务,成为应用型的地方高校,但并非职业教育。

  经济观察报:职业教育与应用型大学有什么不同?

  周洪宇:职业教育有它的应用性,但是它更强调它的技能。应用型大学里面当然也要注重学生的技能,不能因为它们有实用、有技能的强调,就必须向职业技术院校转型,这是两个概念。不同的高校要分层分类按照不同方向去发展,但绝对不要把此类划到彼类去。

  经济观察报:你谈到发展应用型大学需要加强地方经济联系,怎么做?比方说加强院校与企业的对接?

  周洪宇:对,因为本科院校它有不同的选择。比方说,武汉江汉大学可以和富士康对接。武汉科技大学和武钢的对接。像湖北是产棉的大省,怎么把湖北产棉大省的省情和纺织院校密切结合,但不是把它变成武汉纺织职业学院,而是在强调应用的方面做得更好。这类学校强调应用,强调学生更多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它跟职业技术院校是比较多地侧重强调技能还不完全相同。它是本科院校,它还有相当的理论的知识要了解。还有一部分学生希望读研、读博的深造问题。

  职业教育改革

  经济观察报:你曾多次提交关于修改《职业教育法》的建议。提出适当发展本科层次乃至研究生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出发点是什么?

  周洪宇:高等职业教育应在目前以大专层次为主的基础上,适当发展本科层次乃至研究生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可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技术人才,完善我国目前的人才体系结构。

  就职业教育来说,理论知识没有普通教育那么多,但是它有一些特殊的专业知识,特别是适应这个社会发展的一些新领域的新学科、新行业知识。

  经济观察报:目前中国的职业教育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

  周洪宇:许多发达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的时期都会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重要战略措施。相较之下,我国的职业教育还面临着资金短缺、城乡投入差距较大、意识不到位等问题。目前,中国高水平的技能人才偏少,大家都在培养大批量的一般性技能人才,很多学生学一年就去工厂实习了,虽然动手能力很强,但后劲不足。

  现在的高职,很多只是中职的简单复制,没有考虑到创新型技能人才培养。虽然培养了大批量的中等技能人才,但缺少高精尖的创新型技能人才。

  经济观察报:如何理解李克强总理近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所说的“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

  周洪宇:首先,职业教育是一个独立的体系。它应该是与普通教育平行的、独立的体系,这一类型包括了中职、高职、本科、研究生。当然,职业教育不是都往研究生的方向发展,但是职业教育里面,也应该培养创新型的技能大师。换句话说,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如果办得好,可以升为本科,但应当控制在合适的比例。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共同承担了整个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在内容和实现方式上也有显着不同,同时在实现过程和作用上又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相比于普通学术类教育,职业教育明显处于弱势。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历程证明,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逐步高移化,培养高层次应用型技术精英。有的西方国家的职业教育已经发展到博士教育阶段,我国台湾地区也形成了中职、专科、本科、硕士和博士一体的职业教育层次和较为完善的高等技术教育体系。

  在中国当前建设“学习型社会”和提倡“终身教育”的背景下,现行《职业教育法》没有为职业教育与常规教育的沟通留下必要空间,未能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基础性和有远见的法律引导。因此,有必要修订《职业教育法》,以促进职业教育更好发展、完善我国教育体系。

  整个中国的教育应当构建立交桥的思路,不管是中职教育和普通教育,还是国民教育和终身教育,都必须建立纵横贯通的立交桥。不管学生在哪一个位置上,可以流动、提升。

  经济观察报:如何解决当前高职、技校就业难的问题?

  周洪宇:我们不能简单把责任完全归结到学校和教育部门,大学生就业难还涉及到企业的问题,以及劳动用人制度、经济发展等。我们应该建立就业准入制度、用人单位招录职工必须严格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从取得职业学校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培训合格证书的人员中录用。不培训不得就业和上岗。

  此外,还应建立能够反映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需要的职业资格标准体系,加强对职业技能鉴定、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评价、职业资格证书颁发工作的指导与管理。